□吉林省农安县伏龙泉中学 李子龙
插图作为初中历史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象直观,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都是教材编写人员精挑细选出来的,与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组织历史教学活动的时候,如果教师可以发挥教材插图的作用,不仅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其在图文结合下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那么,我们要如何在历史教学活动开展中有效运用插图呢?
课堂导入是教师组织上课教学活动的初步教学行为,其目的是帮助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建立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感性认知,以此有效地投入新知探究活动之中,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较远,学生在现有的生活经验下,是难以对其建立感知和认同的。此时,则需要教师利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走到过去,积极体验。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在课堂导入活动开展中,发挥教材插图直观形象的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使其在读图的过程中建立了所要学习知识的感性认知。
以“灿烂的青铜文明”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我这样利用教材插图导入课堂:同学们,你们都到过故宫博物院吗?(大部分学生没有到过)没有关系,今天,我就带领大家走进故宫博物院,欣赏现存的一件国宝级的珍宝——后母戊鼎(多媒体展示教材插图)。在看到这件文物的时候,大家有什么感受呢?在此引导下,大部分学生对此青铜器进行观察,同时对青铜器产生探究兴趣,想要知道,在商周时期人们是如何制造青铜器的以及青铜器的用途等。如此导入,不仅实现了新知内容的自然展现,还使学生进入了积极的学习状态,为有效学习新知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我们所使用的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来说,其是以文字语言系统为主的,往往借助文字形式向我们展示较为完整的历史过程。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开展中,大部分学生往往是通过文字语言来感知理解历史事件的。但是文字存在其固有的缺点,难以将细节内容生动而完整地展现出来,且具有抽象性。由此导致学生在阅读理解文字语言的时候,难以建立对历史事件的深刻认知。此时,就需要教师借助直观的形式将那些难以用语言进行表述的内容进行展现。
一般情况下,我会将教材插图作为直观形式,借助其对教材文字语言的补充、延伸,同时发挥其直观性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其中所包含的历史知识。
以“秦统一中国”为例,在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文字语言的解析,是难以深刻理解中央集权制度这个知识点的。为了解决此教学难点,我发挥“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插图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具体地,在学生读图的过程中,我向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是:秦始皇在统一了中国之后,为了加强管理,采取了什么措施呢?当时的最高统治者与中央政府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秦王是如何对地方政府进行管理的呢?以此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可以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管理方式进行分析,以此把握各个权利结构的关系,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学生利用教材插图理解重难点知识的过程中,我还鼓励其动手拓展插图,将政府结构的关系展现出来,从而在丰富插图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所学,也为之后的复习活动提供依据。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教师在组织历史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帮助学生在扎实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和技能。此教学要求,单靠教师的知识灌输是无法实现的,还需要其以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记忆。对于初中生而言,形象的对比分析是其加深历史记忆的有效途径之一。由此,我在组织历史教学活动的时候,发挥教材插图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增强记忆。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历史学习需求。在此背景下,情境教学的提出备受关注,且在各学科教学中实现了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活动开展中结合教学所需,运用多样的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些与历史相关的历史环境,进而点燃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其自主地参与到环境之中,进而提高学习质量。基于此,我在组织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时候,发挥教材插图的作用,以此为基础为学生创设直观的图像情境,使其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积极思考问题。
以“三国鼎立”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地展现了“三国鼎立形势图”,以此使学生在观看中初探三国鼎立局面的端倪,接着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三国”指的是哪三国呢?这三个国家是由谁建立的呢?这些国家各自的统治区域在哪里呢?其都城是哪里呢?与东汉末年相比,三国局势有什么特点呢?以此使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对三国鼎立展开深入探究,为加深对所学的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发挥教材资源的作用,灵活运用教材插图,点燃学生的探究兴趣,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重难点知识,同时在对比中增强记忆水平,从而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