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新苑学校 潘海丰
传统的教育理念与现在的教育要求出现了偏差。以往注重应试教育,一切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准,不论是在进行教学设计还是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教师都把学生的成绩作为唯一评判标准。而现在则要求立德树人,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实现素质教育,让学生的知识能力与道德素质共同发展。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想要贯彻落实人文教育,教师就要将初中德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
目前不少学校和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德育这一块缺乏管理,学生在三观和行为习惯飞速形成的时期没有得到有效教育,致使部分学生的思想观念出现错误,行为习惯也不太好。因而,教师若是重视初中德育,并将人文教育充分与德育融合在一起,那么学生就容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想观念也能得到塑造,有利于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这一个目的。
德育和人文教育两者有着极大的相似和共通点。德育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人文教育则是为了让学生在成长途中健全人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就能够让学生的道德与习惯,以及思想都得到有效提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人文教育和初中德育的有机融合,还可以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让学生成长为一个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人才。现如今,网络信息的大量轰炸影响了不少学生。初中时期的学生三观还没有完全成型,对于事物的分辨能力也较薄弱。教师若是不加以引导,学生就很容易被网络上的各种不良信息侵蚀,逐渐形成错误的三观。故而,将德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在一起,在培养学生优秀的传统美德的同时,也能渗透三观的教育。
想要贯彻落实初中德育与人文教育,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教师首先就要改变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作为重要教学目标的观念,形成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只有当教师端正了教学态度和教学理念,各项德育与人文教育才能彻底实落实。如果教师对此都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那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选取的时候,依旧会采用固有的模式。所以,教师必须注重自身观念的更新和改变,正确认识德育与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让学生明白德育与人文教育对自己产生的积极作用。这样,教师才能够制定正确的教学目标,学生才会积极配合教师进行学习。
当教师端正了态度和教学理念之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强化学生的三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世界观,使学生成为一个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合格公民。
如今网络信息大肆侵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导致部分学生的三观出现了错误,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正确三观的塑造。只有当学生拥有了正确的三观,才能符合社会需求,才有利于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否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成长,使容易使其走上错误的道路,严重者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所以不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三观都是极其重要的。
初中德育与人文教育不仅只留存于书本的理论知识,教师还应该切实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德育的了解与认识。在实践活动中融合人文教育起到的成效是非常巨大的。
比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勤劳的时候,单用嘴上说,学生对此可能并没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可若教学引导学生勤工俭学,让学生在劳动中明白挣钱的辛苦和不容易,当学生劳累之后拿到少量的钱,这时他们就会明白自己平时花钱过于大手大脚了。也只有让学生进行实地实践,学生亲身体会其中的感受,才能对父母挣钱的辛苦有直观的认知。同样的,教师若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不乱扔垃圾,做到爱护环境,爱护自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做义务劳动,即清理校园垃圾。学生在清理垃圾的过程中,自然也会明白乱扔垃圾的不妥之处,明白清洁工打扫的不易。而当学生清理干净后,看到整洁、焕然一新的校园时,心中也会不由自主地升起一股自豪感和满足感,从而愿意爱护环境。这样,就能在德育中贯穿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了。
对初中学生的德育不仅仅要从学生自身的行为习惯着手,还要贯穿人文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让学生对国家产生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等。只有当人们的心都凝聚在一起,所有人都肯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而努力,国家才能够长久繁荣。若教师不加强对学生的爱国教育,学生没有爱国情怀,祖国没有向心力、凝聚力,所有人都只为了自己,那么国家如何繁荣昌盛?
须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在德育与人文教育中时刻渗透爱国情怀,使学生愿意为国家而努力奋斗,明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目标是多么伟大,这样学生才会将之作为自己的榜样。
综上所述,在初中德育中融合人文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需要长久努力引导,将德育和人文教育渗透进日常的教学生活中。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推进提升,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责编 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