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曾强调指出,“如果实现了通过互联网平台汇集社会资源、集合社会力量、推动合作创新,形成人机共融的制造模式,那将使全球技术要素和市场要素配置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将给产业形态、产业结构、产业组织方式带来深刻影响。”他预见,随着3D打印技术规模产业化,传统的工艺流程、生产线、工厂模式、产业链组合都将面临深度调整。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次重要讲话,不仅深刻阐明了建设工业互联网的重要性、可能性,也科学阐释了工业互联网对产业及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重要影响,指明了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根本方向。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的重大创新与实践,尤其是一些制造业大国、强国将其作为谋求实现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先进制造能力、助推经济发展的战略承载,工业互联网已悄悄登上了世界历史的大舞台。工业互联网之于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价值与意义,就如同当年蒸汽机、福特汽车生产线等对于工业革命的价值与意义一样,通过工业化与信息化、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关系的改善,进而发展出新的更高的生产力。
时代选择了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承载着新时代的使命责任,我们必须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国家发展的高度、制造业转型发展的维度,深刻审视和把握工业互联网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傲立时代潮头的工业互联网,已经不是建与不建、建成与不建成的问题,而是何时建成、谁能建成、谁能建设得更为先进的问题。
当前,中国经济正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对我国经济跨越关口具有重大意义。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和主战场,这种主体地位并没有随着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而发生质的或颠覆性改变。对制造业而言,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彰显的不仅是能力、优势,未来指向的是资源配置方式不断优化、制造模式的迭代升级、企业组织及管理的重塑再造、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提升,必然为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质量的提高、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通过不断增强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的能力,努力探索出一条创建国际一流、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先进工业互联网之路。
资料显示,我国虽为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制造业整体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工业1.0、工业2.0企业大量存在,工业3.0企业占比较低,转型升级的任务重、压力大,也迫在眉睫。工业互联网的建设与发展,一方面可以汇集工业革命和互联网革命的智慧与丰硕成果,帮助制造业找到企业转型、产业升级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抓手,为突破制造业及工业发展瓶颈、制胜全球竞争提供强劲动力;另一方面也必将促进新技术的探索创新与实践应用,形成一大批新的创新成果。工业互联网不仅可以促进制造业完成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云化和高端、智慧方向转型发展,找到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组织管理方式,也给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巨大发展空间,帮助相关产业和领域实现技术升级及新的发展,推动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步。当然,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必须高度关注平台是否好用、技术是否先进、数据是否畅流、生态是否厚实、商业模式是否合理、应用场景是否可感、服务体验是否舒适、效益是否可期等问题。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伟大成就令世人瞩目。但这种高速增长近年来正面临着来自内、外部2个方面的约束与挑战,协调发展任重而道远。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企业有组织、资源无边界”,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从商业互联网的发展逻辑及实践来看,“互联网+”对资源的吸纳、汇聚、整合能力极其强大,也令人震撼。工业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生的市场载体,具有资源配置精准性、交易公开透明性、运营管理快捷便利性等诸多特点,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实现交易过程阳光化、透明化,遏制腐败及不规范行为,加强风险预警与管控,促进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价值。
近年的实践表明,信息化、服务化、绿色化、高端化、个性化正在改变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正在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制高点和方向。2年前,笔者在参观德国西门子安贝格数字化智能工厂时了解到,这家工厂在面积没有变化、人员相对减少的情况下,其产能在采用新的智能化设备后提升了8倍,产品质量更是比25年前提高了40余倍,产品质量合格率高达99.9988%。这意味着,工业互联网在推进企业节能减排降耗,促进产能效能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等方面作用明显、潜力巨大。
有专家认为,工业互联网的价值可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二是提高工业系统与设备的维修和维护效率;三是优化并简化运营,提高运营效率;四是通过数据分析产生的机器智能,改进产品的设计与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工业互联网为工业经济获得诸多收益打开的效益之门呈开放性、外向性,它不仅包括单个机器设备优化之后所实现的收益,也包括系统级优化之后所实现的收益,更包括整体优化之后所实现的质量、效率、效能提升及成本降低。因此,未来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的绿色化、智能化、柔性化、网络化的先进制造业,不仅可以从源头上有效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改变制造业资源消耗大户、污染大户的面貌,而且将引发制造业及相关产业链的重大变革,成为新工业革命的重要支撑力量。
开放是互联网的本质特征之一。工业互联网天然内含着互联网的开放基因,其本身必然是一个面向外部世界的开放平台。从商业互联网的实践看,它带给世界无限惊喜和精彩的正是其通过开放、张力所带来的强大资源整合能力,以及通过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合作共赢所带来的非线性增长。工业互联网将通过开放平台、接口、能力、服务、甚至在一定范围内开放相关数据资源,形成强大的资源吸纳与整合能力和生态体系构建与驾驭能力,打通企业、用户、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以及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的相关壁垒,形成强大的“破壁”效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当前正在经历新一轮消费升级,逐渐从产品消费转到服务消费、从物质消费转到文化消费,各种新的消费形式和消费形态不断创新涌现,个性化、小批量、特色消费、共享分享等保持强势增长。分享经济是一场深刻的经济革命,合作共享的思维模式对于整个社会的资源重构、组织重构、供需重塑,甚至治理模式都带来巨大影响。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工业互联网的本质特性和精神内核,必然在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的趋势和浪潮中不断发扬光大、彰显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