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护理干预模式在糖尿病合并焦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9-01-13 01:42陈静,王碧英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22期
关键词:效果观察

陈静,王碧英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9.22.086

[摘要] 目的 分析互动式护理干预模式在糖尿病合并焦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6年3月—2018年9月的70例糖尿病合并焦虑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模式,互动式护理干预模式组开展互动式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满意度;糖尿病知识认知、疾病危害性认知、遵医饮食和用药行为;护理前后血糖监测值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血糖出现率。结果 互动式护理干预模式组满意度、血糖监测值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糖尿病知识认知、疾病危害性认知、遵医饮食和用药行为、低血糖出现率对比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组有优势(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焦虑患者实施互动式护理干预模式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的认知和遵医的状况,并有效降低血糖和缓解焦虑。

[关键词] 糖尿病合并焦虑患者;互动式护理干预模式;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1(b)-0086-02

临床上,糖尿病是更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情绪焦虑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情绪焦虑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难治疗,需要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并通过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其焦虑情绪,减少心理因素对血糖的影响和危害[1-2]。该研究将该院2016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合并焦虑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模式,互动式护理干预模式组开展互动式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满意度;糖尿病知识认知、疾病危害性认知、遵医饮食和用药行为;护理前后血糖监测值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血糖出现率,分析了糖尿病合并焦虑患者的互动式护理干预模式以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合并焦虑患者,随机分组,每组35例,互动式护理干预模式组年龄34~75岁,平均(45.21±2.78)岁。男19例,女16例。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年龄35~77岁,平均(45.78±2.21)岁。男20例,女15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模式,互动式护理干预模式组开展互动式护理干预模式。①饮食干预:营养师和患者之间的互动。由营养师根据患者身高,体重指数和劳动强度计算的总卡路里设计的标准化饮食计划。饮食的营养成分比例为:糖占总热量的百分比,蛋白质占总热量的20%,脂肪占总热量的50%[1]。②健康教育:责任护士和患者之间的互动。责任护士通过视频、手册和图片等方式对患者介绍2型糖尿病基础知识,2型糖尿病并发症知识和预防方法,饮食原则,用药方法和运动锻炼对疾病控制的作用,并强调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和对血糖波动的影响,介绍药物相关知识和指导患者以及家属自行监测血糖,传授监测血糖的方法。③心理干预:护士和患者之间的互动。护士通过与患者的交谈,了解了患者的情绪和相关问题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和患者交流,使其明确自身的焦虑可导致病情加重,并鼓励其自行调节情绪,减轻负性情绪對疾病的影响。同时借助播放轻音乐、转移患者注意力等方式缓解其焦虑。④患者和患者之间经验分享。选择血糖控制较好、自我管理能力强的患者现场和患者进行交流,分享抗病经验,鼓舞患者,使其树立更为科学的降糖理念。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满意度;糖尿病知识认知、疾病危害性认知、遵医饮食和用药行为;护理前后血糖监测值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血糖出现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满意度

互动式护理干预模式组的满意度是35例(100.00%),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则是28例(80.00%)(χ2=5.934,P<0.05)。

2.2  血糖监测值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

护理前两组血糖监测值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接近(P>0.05);护理后互动式护理干预模式组血糖监测值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优于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组(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血糖监测值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析(x±s)

2.3  糖尿病知识认知、疾病危害性认知、遵医饮食和用药行为

互动式护理干预模式组糖尿病知识认知、疾病危害性认知、遵医饮食和用药行为优于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组(t=6.824、7.235、7.624、6.823,P<0.05),互动式护理干预模式组糖尿病知识认知、疾病危害性认知、遵医饮食和用药行为分别是(96.56±3.56)分、(93.21±3.11)分和(92.68±3.21)分、(96.11±3.21)分。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组糖尿病知识认知、疾病危害性认知、遵医饮食和用药行为分别是(85.21±3.21)分、(80.51±3.22)分和(86.21±3.67)分、(81.21±3.56)分。

2.4  低血糖出现率

互动式护理干预模式组低血糖出现率更少(P<0.05)。互动式护理干预模式组出现1例,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出现了8例。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一组慢性代谢异常,具有长期疾病,难以治愈,并且有许多并发症的疾病[2],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不同的影响。互动式护理是基于患者的情况通过和其他人之间的互动,包括营养师、责任护士、护士以及同病种患者之间的互动而促使患者树立科学信念。其中,营养师制定的低糖饮食增加了食物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降低了食物中糖的比例,从而减缓了血糖的吸收,减少了患者血糖的波动,延误了血糖的高峰期[3-4]。低糖饮食的设计达到了控制血糖的目的,也使患者的营养更加合理,从而保证了营养素的吸收,达到了控制体脂的目的。低糖饮食的设计使身体开始大量脂肪分解并转化为葡萄糖,使身体消耗大量脂肪,大大降低了患者的体重指数,减少了体重[5]。责任护士的健康宣教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使其提高遵医行为。而护士和患者的心理互动减轻了其焦虑状态,使其更好调节情绪;患者和患者之间互动增强了患者的治疗信念[6-8]。

该研究中,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模式,互动式护理干预模式组开展互动式护理干预模式。结果显示互动式护理干预模式组的满意度是35例(100.00%),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则是28例(80.00%)(P<0.05)。护理前两组血糖监测值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接近(P>0.05);护理后互动式护理干预模式组血糖监测值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优于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组(P<0.05)。互动式护理干预模式组糖尿病知识认知、疾病危害性认知、遵医饮食和用药行为优于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组(P<0.05),互动式护理干预模式组糖尿病知识认知、疾病危害性认知、遵医饮食和用药行为分别是(96.56±3.56)分、(93.21±3.11)分和(92.68±3.21)分、(96.11±3.21)分。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组糖尿病知识认知、疾病危害性认知、遵医饮食和用药行为分别是(85.21±3.21)分、(80.51±3.22)分和(86.21±3.67)分、(81.21±3.56)分。互动式护理干预模式组低血糖出现率更少(P<0.05)。互动式护理干预模式组出现1例,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出现了8例。

综上所述,糖尿病合并焦虑患者实施互动式护理干预模式效果确切。

[参考文献]

[1]  张国娟.双轨互动护理干预措施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研究[J].吉林医学,2019,40(3):654-656.

[2]  赵姿.互动式护理干预模式在糖尿病抑郁症患者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7):184-185.

[3]  谢江美,陈丽平.网络互动式连续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響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7):115-116.

[4]  李亚琼,李红.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4):163-164.

[5]  陈芳,王小凤.探讨互动式护理干预模式在糖尿病抑郁症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6):69-72.

[6]  魏福来,叶羞花.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3):150-151.

[7]  Najafipour, Hamid,Sanjari, Mojgan,Shokoohi, Mostafa, et al.Epidemiology of diabetes mellitus, pre-diabetes, undiagnosed and uncontrolled diabetes and its predictors in general population aged 15 to 75 years: A community-based study(KERCADRS) in southeastern Iran[J].Journal of diabe tes,2015,7(5):613-621.

[8]  张永乐,孙春芳,邹叶青,等.微信互动干预模式在2型糖尿病伴抑郁焦虑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9):1180-1182.

(收稿日期:2019-08-24)

猜你喜欢
效果观察
剖宫产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优质护理用于外科患者护理的效果
无痛胃肠镜用于儿童胃肠病诊治的效果观察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策略及效果观察
前房穿刺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