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贵铃
一、因挫败而“知书”
2017年是我第一次教一年级数学,初拿到教材,我唯一的感受就是:如此简单!只要凭借已有的经验,应该轻易就能实现教学目标的精准确定、教材的精细把握、教学的创意设计、课堂的精心组织.
有了这样的认知,我根本就没有花心思去研究教材,更不用说研读《教师教学用书》了.事实上,直到6和7的加减法,我都认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传递的信息与学生的领会是相符合的,从练习的正确率来看,学生的知识目标已经达成,我也因此而沾沾自喜.
这份“沾沾自喜”被“6和7的解决问题”的作业击得粉碎,30个孩子有10来个出现错误!不是减法做成加法就是减去的部分是要求的部分.课堂上,我让学生发现数学信息,会提数学问题,并强调求一共的用加法,求部分的用减法,重点难点非常突出,而且学生课堂也表现得很活跃啊,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之大的反差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将束之高阁的《教师教学用书》找出来,首先就找到横亘在我心中的“6和7的解决问题”这一部分读起来,边读边回顾自己的课堂,只觉羞愧得无地自容.原来我的教学仅仅是让学生停留在知识的模仿上,学生对数学思想的体会和解题策略的领悟仅漂浮在表层.
二、因“知书”而“达理”
《教师教学用书》无情地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轻狂和无知.痛定思痛,我开始静下心来研读这本宝典.
2018年我再次教一年级,还是“6和7的解决问题”这部分教学,除了通读完这一章节的《教师教学用书》外,我反复仔细阅读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深入思考:如何帮助学生充分地理解图意?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如何教会学生学会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如何在追问中加深认识?
结合上次失败的课例,我揣摩着、分析着:一年级的学生在文字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数学信息、数学问题”等用语比较陌生,如何让学生充分理解图意并弄清什么是数學信息什么是数学问题呢,我想起《教师教学用书》中配备的光碟,那里面有很多的教学资源,我找出了这部分主题图的动画插入到课件中.果然在小精灵一步一步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能够能理解情境中告诉我们的就是“数学信息”,问我们的、要我们求的就是“数学问题”,一道题中至少要包含两个数学信息和一个数学问题.
理清了“信息”和“问题”后,要如何解决问题呢?我决定引导学生画示意图来帮助他们理解题意,用“︸”表示总数,用“?”表示要求的问题,绘制示意图时侧重指导学生在图中标注题目中相关的信息和问题的位置,并引领学生围绕示意图寻找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示意图直观、简便、启发性强,特别能帮学生去繁就简,而且能正确地画出示意图,他们也很有成就感.基于这样的认知,学生再去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就完全不成问题了.而对我的追问“你为什么选择用加法(减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也能完整而又清晰地表达思路.最后我还引导学生将所得的结果放回示意图中去检验,再次深化了学生的认识.当堂练习,全员全对,印证了用《教师教学用书》理论指导的课堂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得极为扎实.
三、因“达理”而“动情”
若是搁在之前,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肯定到此为止了.这次,因为对《教师教学用书》的研读,我意识到数学课决不能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应该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服务,为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服务.因此,在备课时,我将做一做中的两幅企鹅图放在同一张PPT中,课堂上,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都是有关企鹅的问题,为什么一道用加法解决,一道用减法解决?”开放的课堂环节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经历了更深入的思考,获得了更饱满的体验.
如果这节课就此打住,应该能算一节科学味儿很浓的课了,但对《教师教学用书》的深入解读,让我也有了将数学课上出文化味儿的思考.学生已经非常扎实地掌握了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那么如何让学生领会到解决这类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呢?我尝试着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可以找到哪些类似的数学问题?”没想到这个问题将课堂推到了高潮,学生的回答真可谓精彩!为了让更多学生能够表达,我灵机一动,开展同桌互学,同桌之间一个设置情境另一个就进行解答.
“老师拿来3个苹果,4个梨,一共拿来多少个水果?”
“接力比赛有8个男生,8个女生,一共多少人参加?”
“7个蛋糕,我们吃掉了4个,还剩几个?”
“10道口算,我做错了2道,做对了几道?”
“我有6颗糖,自己想留下2颗,可以分给同学几颗?”
……
全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全都是学生身边的事物,虽然有些数是教材中还没有学到的,但一点儿也不影响他们表达的热情.
《教师教学用书》中提出“要逐步帮助一年级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这节课让学生学以致用的尝试让我深刻体会到:完美的数学,是让它有益于生活,将策略和方法的学习放回到生活中去,是对策略和方法的完美诠释.
教师思想的高度、视野的广度、知识的宽度、研究的厚度、思考的角度决定的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学生学习的效度,而《教师教学用书》是提升教师“五度”的不二法宝,如果每节课我们都能这样去研究、去挖掘,相信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学生都会对数学世界抱有经久不衰的好奇心和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