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熠
(恭城水利电业有限公司,广西 恭城 542500)
近年来对于电力系统来说,社会和人民对其运行效率和供电性能等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线路作为电能传输的主要载体,关乎整个国家和人们的供电需求,尤其是10kV的配电线路,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供电需求提供重要的保障。但是由于10kV配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故障发生率发生较多[1]。
对于10kV的配电线路来说,大多数设备大多安装或架设在户外,由于暴风雨、强降雪、雷电等自然因素不受控制,配电线路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较大。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水文条件、线路架设周围环境各不相同,对配电线路造成的影响也表现出不同程度。比如在架空线路经过的地方,工厂排烟、粉尘,海风带来的盐雾、空气中漂浮的尘埃、大风刮起的灰尘等,会逐渐随着风力的作用,不断聚集在一起,进而附着在配电线路绝缘子的表面,引起绝缘子闪络,从而造成大面积停电的问题;由于大部分配电线路架设在视野宽广的区域,由于周围没有遮挡物,很多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导致绝缘导线在经过具有障碍物的地区,容易受到树枝、岩石等接触产生的摩擦作用,造成线路漏电,进而引发停电故障。
外力作用破坏是造成10kV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最为常见的因素。由于10kV配电线路主要面向的服务人群是用户端,往往需要途经或者架设的线路会比较复杂,可能会交叉跨越各类线路、建筑物等。而且随着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建设逐渐增多,在临近电力线路的区域进行施工、开挖作业,但是施工单位在正式开工前,往往不会提前联系供电部门就进行盲目施工,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对电力电缆造成损坏,进而引起线路故障;也会由于经费少、设备老化等问题,造成配电线路运行故障;还可能因为电力设备所输送的电能消耗过快,用户用电负荷超出正常水平,造成保险丝熔断,影响局部或全部地区的用电问题;还有像鸟虫攻击、意外坠落物等难以提前预料的外部因素,也可能造成线路出现问题[2]。
交通事故问题对电杆造成撞击、毁损,造成电杆倒塌,拉扯电线,造成线路断裂,进而导致停电;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够、操作不规范等造成线路之间距离过近、导线松弛等问题,都有可能在遇到不良天气,造成线路短路,导致停电。
因为10kV的配电线路的服务性质,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线路维护,加强日常管理。如果管理和维护手段不到位,很容易造成电力设备、线路老化,电缆出现故障而不能及时发现,还有如果配电人员的对配电线路的维护和管理意识不够、工作经验不够、责任心不强,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影响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3]。
10kV配电线路设计施工时,首先需要对施工区域的环境条件、施工影响因素进行提前考察和记录,以便做好故障预防,同时在对配电线路的设计方案中将重点事项重点标注,在保证方案科学合理的情况下,在具体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进行作业。另外线路施工人员要具备充足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可以在实际施工前由电力企业定期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和综合考察,切忌在施工过程中按照主观意愿和经验盲目作业。在进行施工作业时,遇到突发情况和事故要沉着冷静面对,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或改变,不断优化和完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质量,保障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企业在对10kV配电线路进行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配电线路施工队伍的专业性和全面性,保证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使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规范施工和建设,减少故障发生的几率,保证施工质量和配电网的正常运行。近年来,用户对供电的需求不断增加,在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电力企业应该积极引进高新科技,为配电线路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提供全新的技术支持,降低电力检修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同时也能保证配电线路的高效运行。由此,电力企业应该充分结合实际发展情况,最大限度的引进新技术,来持续提升配电网的稳定高效性,保证配电网的持续发展。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对电力检修人员的行为和工作进行严格的管理,加强平时对配电线路维护和检修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使电力人员从思想和行动中提高对配电线路的维护和检修工作的认识,不断提高和加强其责任意识,以更加积极和正确的态度来正视电力工作。对于10kV配电线路来说,如果出现故障问题,会对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造成很多不方便,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对该线路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平时的巡视工作,增加巡视时间,督促电力检修人员认真工作,以便及时发现故障问题,针对相应问题进行检修作业,充分保证配电线路良好的运行状态。
综上所述,10kV配电网自身特点的影响,很容易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问题。因此,相关电力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10kV配电线路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不断提高用电质量,同时满足用电用户的需求,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