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华锋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曾经读过这样一篇文章,开篇便说:“一所大学邀请我去演讲,我向大学生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作为中国人,你们有自豪感吗?’大家一致回答:‘有!’我接着反问道:‘那到底是什么让你们产生这种自豪感呢?’有人回答是长江、长城……,也有人回答是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北京奥运、长征系列火箭升空……”[1]
就个人而言,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自信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有自信才会有勇气和力量,才有毅力和动力,才有所谓的“自豪感”;有自信才会有执着的坚持和自觉的践行。[2]但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中国人的自信是什么?中华民族的自信又是什么?有着五千多年的优良传统文化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好不气派地说:文化自信是中国人的自信!也是中华民族的自信!
中华民族的自信充分体现在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中,也体现在中华文明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深刻影响中,体现在海纳百川、恢宏博大的大国气象中。这种自信深深地融入到中华民族儿女的血液之中,[2,3]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灵魂所在!
所以说,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就是中国人的自信!是中华民族的自信!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国家崛起与民族复兴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撑。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和教化功能,是民族精神的命脉,是社会和个人价值观的思想源泉。[4]
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五千多年不间断的文化,是博大精深而又兼容并蓄的文化。从三皇五帝的车轮中驶过来,经历过儒释道的洗礼,精炼出无数的智慧结晶,传承几千年不衰,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即使是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及近代史的无情摧残,中华文化的宝藏依然储量无限,等待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去开发,去学习,去传承……
曾有学者将中华文化中传统美德概括为“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十个方面。[5]中华文化的神魂于此“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当今时代的基调是和平与发展,中国正处于大变革和大发展的浪潮之中,复兴中华的“中国梦”已经成为中国的主题曲。在文化领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既要兼容并蓄,吸收外来的、世界的和未来的优秀文化元素,又要继承和发扬,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各个角落。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是这样一种坚定的优良传统,以“上善若水”的姿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以“愚公移山”的坚韧,以“克己修身”的自律……不断完善自己的文化体系,释放自己的文化魅力,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复兴。
这就是我们的文化自信,也因此铸就了我们中国人的文化神魂!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的华侨华人总计已超过了3000万,他们分别分布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打造文化自信,不断加强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络与联谊,不仅可以增进他们对祖国的了解、理解和认同,还增进他们对祖国故土和人民的感情和热爱。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独立自主和团结统一的内在动力,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增强中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同胞的凝聚力。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她的儿女遍布全球各个角落。中华民族又是一个向心力很强的民族,海外的同胞无论走得多远,离开祖国的时间有多长,始终都是华夏子孙的不可或缺组成部分,始终都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灵魂。
中华民族是一个复合型民族,这一复合体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融合而形成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要素不是地域,而是血统,更是文化。因此,文化自信靠的是整个中华民族,当然包括海外同胞的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才能使中华文化自信这朵耀眼的花儿更加灿烂的绽放!古有先秦诸子,老子讲道,孔子办私塾……,今有“孔子学堂”、“中医养生馆”、“经络治疗”……这些都是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的体现,凝聚了中国人无上的智慧,是团结和维系所有中华儿女的无形纽带。
因此,文化自信是中华各族人民和海外同胞凝聚力的体现!
在“儒释道”中走过来,“和合”可谓是优秀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凸显了中华民族的柔性智慧。
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一个崇尚“和合之道”的民族。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秉承着“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等理念。处事层面讲求“天时地利人和”;社会层面力求“政通人和、和谐社会”;国家层面要求“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和合之道”本身就是柔性智慧,也是儒雅的体现,因而儒家代表人孔子有云:“和为贵”。道家老子更是柔性智慧的追求者,《道德经》充满了贵柔的生命哲学智慧:上善若水、专气致柔、柔弱胜刚强、守柔曰强。当今社会里合理吸取《道德经》的柔性智慧,对于人们修身、养性和我们今天正在实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社会不断的发展,面对世界竞争压力,中华民族如何发奋图强,矗立民族之林?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记得我们共产主义伟大领导人毛泽东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是反映当时混乱时势下的“刚性”言论。可是时代的步伐带我们走进21世纪,我们中华民族需要怎样的“刚性”才能展现民族的风采呢?
显而易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腐败现象也不乏其数,为了反腐,国家也是屡出奇招,当然其中最为刚性的力量当属“制度”。话题回转到国家发展层面,究竟什么样的“刚性”才是民族发展的力量源泉。这就是我们目力所及的体现一个国家强大的标志: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技术实力的综合性指标——综合国力。支撑综合国力的许许多多指标都是“刚性”的而且是“刚性力量”的体现。然而我们仔细探究其内容,不难发现其本质还是文化——属于“柔性”的文化。你试试看,飞机、火车速度已经不是古代的马车所能比拟,原子弹和氢弹威力空前,空间飞行器的奇幻探索……这一切物质刚性力量的背后依然需要柔性智慧来支撑——这种支撑的集中体现就是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善于博大精深、博取众长,这是我们的柔性智慧,也是我们刚性力量的源泉。
民族文化的柔性智慧和刚性力量的“和合”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的文化自信正是秉持着这样无量的胸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和优秀文化走过了千年又千年的沧桑岁月!试看今日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从根源上来说都是来自于文化自信,是在传承中走出来的。正所谓“根深才能叶茂”,没有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也就没有所谓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作为中国人的精神范畴,也是中国人的文化象征和灵魂标识,不仅引领着“三个自信”,而且很好地契合着“三个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分别表明了对中国化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正确性的坚信不移。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撑,它与具有政治属性的“三个自信”构成了很好的契合关系,文化自信为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提供了发展活力、精神韧性和动力来源。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的契合,决定了“四个自信”相统一的内在关系。文化自信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精华的一以贯之,也体现了其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包,同时也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支撑!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成为有影响力的民族,除了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丰富外,靠的不是靠穷兵黩武,也不是对外侵略扩张,更不是霸权主义,而是文化的博大精深、包容并蓄和一以贯之……正是这种感召力极强的文化自信才成就“四个自信”中的首要自信!
经历了近代史的屈辱,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中蹒跚走出来。和平和发展给了世界各国人民很多机会,几度强盛曾经富强的中华民族更应趁势而为,复兴中华的“中国梦”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悄然升起!
“历史是一面明镜,落后就要挨打”。因此复兴中华的“中国梦”是中国发展的一种趋势也是一种必然!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调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总书记还诠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而文化自信则正好迎合了“中国梦”的要求,没有文化自信就没有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和继承,没有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国坚定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勇气和魄力,没有文化自信就没有实现“中国梦”的憧憬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俗话说得好,“自信者强、自强者胜”。文化自信为“中国梦”凝心聚力。坚持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信念,有利于壮大中国参与激烈的世界竞争的魄力,有利于将文化自信内化为推动“中国梦”实现的源源动力。
假如没有文化自信,对于如何实现“中国梦”,我们或许会自卑和迷茫,甚至找不到动力!初心不忘,奋发前行,始终坚持“四个自信”,特别是坚持好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如愿似尝。
“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然成为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公约数”。实现“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民心所向,需要凝聚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并付诸于不断的共同奋斗。坚持文化自信,把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都团结和凝聚起来,实现“中国梦”才能得到强大持久而且广泛的力量支持。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和地位的充分认识和认同,也是推动“中国梦”实现的一种积极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的体现。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母体和基因,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邃的精神追求。这种追求是我们保持自身文化价值认同,焕发中国梦“文化自信”的本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救国图强的历史选择,这种选择巩固并重构了实现“中国梦”的“文化自信”的根基。
美国有“美国梦”,日本有“日本梦”,……相信每一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国家梦”。理所当然地,中国也有自己的“中国梦”。我们的“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人的和平崛起,同时缔造和平、和谐世界格局。
在中国这个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的超大型国家,实现这样的理想确实是一项长期而又巨大的社会工程。再者,当前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较为突出,有某些西方势力散布 “悲观论”、“崩溃论”、“未定论”、 “中国威胁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面对凡此种种,我们必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对外开放,加强文化自信。中国儒家文化历来建议“做仁义之邦,行中庸之道”,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文化自信,用老子的道德智慧给他们“上善若水”,搁置争议;我们必须加强文化自信,用孔子的“仁爱礼智信”消解他们心中敌意,“化干戈为玉帛”;我们必须加强文化自信,用“和而不同”、“和谐世界”等理念来支持世界各国的“和平和发展”,抵制“霸权主义”。
文化自信,以文化之的来自中华民族内在的自信,是外化成“中国梦”的动力,因此,我们说——实现“中国梦”必须文化自信!
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是中国人深邃传统的中庸呈现!是中国人和平崛起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