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探析
——以贵州省三穗县“五个一批”脱贫帮扶为例

2019-01-13 12:01陈许
魅力中国 2019年32期
关键词:贫困户攻坚群众

陈许

(贵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首次提出“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五个一批”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1]。

造成贫困的因素是多样的,因此,减贫脱贫必须具有针对性,必须找准致贫因素,有针对性的对症下药,“怎么扶?”习总书记提出的“五个一批”就是关注贫困本身的多样性,突破原来的“经济贫困决定论”固有思维,见解鲜明,互相紧密联系,立意深远,提出脱贫是内因和外因互相配合一起发力的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公里”找出锦囊妙计。

一、发展生产脱贫一批

产业脱贫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首选,是脱贫攻坚的重头戏,摘掉贫困的帽子,要靠生产发展,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对于劳动力富足的地方,立足于贫困地区的当地资源,激发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发展地方特色,走农村产业化道路,在外界各方的帮助下发挥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主体作用,靠自己努力改变穷苦命运实现就地脱贫。

三穗县各乡镇根据资源禀赋,依据各村的产业基础,以及贫困户的家庭实际和发展意愿,综合考虑产业技术要求和经济效益,确定了全县以三穗鸭为主导,商品蔬菜、精品水果为辅导,其他特色产业多种并存的“1+2+N”产业规划,支持鼓励贫困户自办产业,或依靠土地、资金入股的方式链接到产业链,基本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户户都有增收渠道”的产业扶贫发展模式。结合各村优势和基础,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形式,采取入股分红、劳务增收、订单销售等,把贫困户紧紧联结在产业链上,帮助实现多元增收。在台烈镇颇洞农峰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收入主要由合作社务工、入股分红、土地租金等构成,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每月可获增收800—2000元,年增收达10000元。而且社员还可以拿到8%-10%分红。此外,贫困户出租1亩土地年还可获800元。这些加起来,一年可实现收入1.38万元以上。良上镇以“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形式,以村级合作社为主体发展食用菌,通过分红能够覆盖带动贫困户162户597人贫困户实现人均增收505元,解决贫困劳动力41人就业。

对于有自我发展能力和脱贫主观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提供“特惠贷”和产业直补等方式进行扶持。产业直补项目采取“先建后补”贫困户就自己实施的项目提出申请,通过验收后按户均0.5万元标准直接发放产业扶持资金给贫困户,帮助发展产业。并配套出台三穗鸭、蔬菜、精品水果等产业奖补政策,对贫困户实行奖补。“特惠贷”为“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除担保抵押、扶贫贴息支持、县级风险补偿”的低利率、低成本贷款。这些措施的推行,使贫困户发展产业最为棘手的资金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二、易地搬迁脱贫一批

安土重迁是扎在中国人心底深处的观念,特别是在广大的偏远农村地区,守着“穷窝”的观念尤为强烈,可是,当“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离开“穷根”建设新的家园就成了必须。目前,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生活在生存条件恶劣、自然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简陋的环境中,对于这种可塑性差、再造性难、重生能力极其缺乏的贫困状况,可以实施期分批易地搬迁政策,为他们提供新的居住地,安置好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使其安居乐业。

三穗县结合自身特点,对贫困发生率50%以上、50户以下、难以通过就地脱贫的自然村寨优先实施整体搬迁,“十三五”期间逐步实施异地搬迁18700人,坚持群众自愿原则,精细甄别和精准锁定搬迁对象,不搞强制搬迁和行政命令搬迁,同时保障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齐全,为搬迁移民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创造就业机会,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并对异地搬迁住房建设实行差别化补助和奖励政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补助2万元,并对拆除旧房和完成旧宅基地复垦的再按人均1.5万元和0.3万元进行补贴。

2016年以来,三穗县共搬迁4314户18316人,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采取“易地扶贫搬迁+经济开发区+就业”的模式,既让搬迁群众能够就近就业,又满足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实现互促互进。为确保搬迁群众“能发展”,抓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每个小区都建立和完善社区管理服务中心、文娱活动场所、平价生活超市等生活配套设施,为移民群众提供各项便民服务让搬迁群众生活上“过得顺心”;抓好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自主研发“三穗县易地扶贫搬迁网格化管理平台”软件,实现家庭信息与就业服务无缝对接,让搬迁群众对发展“充满信心”。同时每个小区建有文体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以及休闲健身场所等,并组织开展文艺进社区、儿童手拉手、山歌对唱等文艺活动,抓好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移民群众文化生活,让搬迁群众精神上“感到舒心”。

三、生态补偿脱贫一批

生态问题关系着子孙后代长久的发展,在对待贫困问题上,不能走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能因为着眼于当下的扶贫攻坚而忽视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治理,因此可以将扶贫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鼓励支持绿色农业、生态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为贫困地区有劳动能力的人群提供“绿色岗位”,(如护林员、导游)等等,力求完成“同步小康”的同时建设美丽乡村。

目前三穗生态补偿采取的措施包括省级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政策性森林保险补贴、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地方公益林管护、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地方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中央财政生态护林员管护补助资金等。“退耕还林”工程中,根据贫困户意愿,凡是符合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验收合格后向贫困户发放补贴。此外,三穗县在深度贫困村试点单株碳汇,按照科学严格的方法,对建档立卡户拥有的符合条件的林地资源,通过单株碳汇精准扶贫平台,面向社会进行销售,通过“点对点”的方式将收入直接与贫困户对接,以此帮助深度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收入。按照2018年第一批试点开发情况,户均年增收预计1200元以上,未来5年实现户均6000元以上直接现金收入。

作为首次提及的扶贫新理念,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力度,不仅通过修复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能够开发更多岗位。因此,“统筹考虑贫困区域人的生存与发展实际情况,使生态保护与社会补偿救助相结合,实现减贫任务与生态环境改善的双赢[2]”。

四、发展教育脱贫一批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农村经济发展关键在于人[3]。2018 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大凉山考察时指出: “愚昧和无知就是导致贫困的‘鬼’,摆脱贫困一定要将其驱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治贫先治愚,思想的落后才是导致贫困的根源所在,教育扶贫是脱贫的根本。

需要注意,当下农村地区的贫困往往具有“一穷穷三代”的代际传递特点,若要打破“代际传递”,需从这些方面着手。一是要完善基础义务教育。“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当前贫困山区的学前教育形势尤为严峻,学前儿童往往需要到中心乡镇就读,推进向贫困村的延伸,确保有学可上;贫困山区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远低于城镇,多数学生为留守儿童,亟需得到关注关爱;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力度需进一步加强,提升软实力。二是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对农村适龄青年要做好职业教育培训,使他们掌握一门职业技术,成为脱贫致富的知识型劳动者。三穗县积极推进民族文化产业、非遗文化产业等宣传及培训工作,今年以来,已组织开展竹编培训4期,受训人员达300余人;非遗传承人培训班1期,培训32人,群众内生动力和脱贫技能均得到了增强。三是精准资助高等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4]。除了国家常规奖学助学资助项目外,三穗县实施教育精准扶贫资助,对贫困户就读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普通高校本科(专科、高职)的子女补助400-3500元/生·年。免除复杂程序,农村贫困学生入学报到时,学校按相应标准直接免除学费、教科书费、住宿费,省内高校免除所需资金由财政按照免费人数和资助标准补助给学校,省外高校由受理单位跟贫困学生直接对接。

“人穷志不穷”,脱贫还需先立志。部分贫困地区农民信仰缺失、精神匮乏,国家意识和集体观念日益淡化,利己主义与功利主义色彩严重,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存在“等、靠、要”消极思想,脱贫内生动力不足。三穗县文军队伍以转变思想为切入点,充分利用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这一平台,对群众讲政策、讲感恩、讲技术、讲比拼,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为贫困群众补好精神不振、动力不足之“钙”。同时,深入开展思想扶贫,大力宣传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增强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志气勇气,2018年该县已选树9名脱贫攻坚典型,表彰了26户脱贫示范户,将394名积极脱贫人纳入先进名单。充分利用讲习所、道德讲堂等平台,采取讲习会、院坝会、田坎会等形式开展脱贫攻坚宣讲。聘任了120名县级讲习员,各乡镇及包村单位开展720余场脱贫攻坚宣讲,参与群众达39000余人次。通过一手抓物质帮扶,一手抓精神帮扶,让爱国敬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重现农村精神家园,为脱贫攻坚提供强大内生力。

五、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当其他四种脱贫措施不适用效果不理想时,就需采取社会保障来兜底。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黄承伟认为:“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能够保证贫困群众一个不掉队。”对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脱贫的群众采取政策兜底,加大养老补助,逐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让贫困人群彻底摆脱无所养、无所医、无所居的“三无状态”。

三穗县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同时对特困人员进行供养,以及实施住房圆梦行动、“两保一孤”保险、临时救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等政策。

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保障要做到“精准识别”,生活条件已经好转、不再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要“及时退”,而将因病因灾返贫、符合低保条件的新增对象及时纳入保障范围。社会保障兜底工作不宜层层分配指标任务,而应当以错保、漏保的发生率作为考评依据,确保“一个都不掉队”。

“五个一批”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致贫原因、不同致贫类型而提出的分类施策思想,是精准扶贫的破题之道。在 “五个一批”工程的要求中,坚持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思想指导,是对工业化道路中 “先污染后治理”老路的反思和舍弃。对于长期居住在深度贫困地区的群众,需要精准施策采取不同的帮扶手段。有劳动能力的人,重在找准致富途径提升他们的致富能力,而那些缺乏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则要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由政府出资保障其基本生活,以确保整个社会的脱贫进程。“五个一批”是“进一步推动精准扶贫、科学扶贫、内源扶贫、扶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伟大理论和实践”[5]。

猜你喜欢
贫困户攻坚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