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多媒体设计探究

2019-01-13 12:01张雨丹
魅力中国 2019年32期
关键词:多媒体文本探究

张雨丹

(吉林省乾安县实验中学,吉林 乾安 131400)

多媒体可作用于人的不同感官,产生多种感官刺激,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提升思维能力,发展思维品质。因此,多媒体已成为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鉴于此,结合教学实践与研究,本文就语文多媒体设计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多媒体设计应凸显语文学科特点

语文教材由经过专家精心筛选的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组成。而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与其他艺术比较起来,明显具有自身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形象的间接性。也就是说,对于其他艺术,欣赏者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直接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而文学的形象不能直接作用于欣赏者的感观,必须通过语言这一中介感受作品中塑造的艺术形象。同时,这一特点也决定了它能从更多的侧面揭示形象的丰富内容,给读者提供想象和再创造的广阔天地。

语文出版社社长、真语文倡导者王旭明在《终于,听了堂真语文课》一文中写到:“但是,现在(多媒体)则是过度和不恰当使用。更可怕的是在语文教学中还要放出音乐、鸟声和画面,讲啥展示啥,让孩子没有任何想象的空间,没有任何文字感受力,长此以往,怎么得了?”因此,如果多媒体设计主次不明,只以丰富的声音、图片、视频等取代学生的阅读、咀嚼、鉴赏,必将使其浮光掠影,不能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去领会文章丰富多彩的形象、意蕴。

所以,多媒体设计要针对文章的具体内容,辨证取舍,合理运用。既要让学生在其帮助下突破重点、理解难点,又要简洁明快、消除干扰,留给学生充裕的自主阅读、品味文本的时间。

例如,教学白居易《琵琶行》这首诗,我们可以把名家配乐朗诵作为多媒体设计的重点,让学生在背景音乐的感染、名家声情并茂的朗诵中,走进诗歌的氛围,沉浸于诗歌的意境,通过想象白居易与琵琶女相聚的场景,更好体会浔阳秋夜“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伤。这样的多媒体,虽少了有些多媒体设计中直观的送别、相聚、演奏、倾诉的画面,但反倒减少了不必要的干扰,消除了分散注意力、破坏想象力的弊端,突出了语文自身的特点。

二、多媒体设计应体现开放性、灵活性

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设计还存在着机械化、程序化、程式化,缺乏开放性、灵活性等问题,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背道而驰的。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面对同一篇文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阅读体验会作出不同的个性化的解读,答案会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我们在多媒体设计中,只考虑步步为营,引生如彀,那么,只是在用高科技手段完成着死板、僵化、教条的语文教学。长此以往,必将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

因此,我们在多媒体设计时,应考虑到课堂教学灵活、多变的特性,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增强多媒体的开放性、灵活性、机动性。例如,可以运用多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通过设置超级链接储备可能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解读(包括网络在线资源),随着学生探究学习进程的推进,适时点击超级链接,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判断。这样,就可以为学生的“仁者见仁”提供舞台。

例如,教学戴望舒的《雨巷》。诗中的“姑娘”,我们可以认为是实指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也可以把这位“姑娘”当做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也可以把“姑娘”看成是理想的“我”,未来的“我”,或另一层面的“我”,诗人和“姑娘”是二位一体的。

我们通过设置超级链接,将以上多元理解(包括网络在线资源)储存在多媒体中,需要时即可适时点出。这样在探究学习阶段,老师可以游刃有余,也可以对学生相机诱导、放飞思维,同时,也为挣脱多媒体的束缚、现场生成源自文本的新见解提供条件。

三、多媒体设计应富有个性

多媒体设计一定要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的情况下,结合新课标理念、施教者的教学风格、教学习惯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切忌“拿来主义”,盲目照搬。

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作认真的审视、独立的阅读、鉴赏(不借助任何参考资料,包括<教师用书》),深刻把握文章的内容精髓,透彻领悟文章在语言、结构、艺术技巧等方面的特色。在此基础之上,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阅读心理,针对性地设计出符合其认知水平的解决重难点问题的多媒体。

实际教学中,有不少老师的多媒体,常见这样的设计:故事、名人名言、诗歌、音乐渲染气氛等导入,课题呈现,作者简介,创作背景介绍,文本研读文本拓展,文本总结。这种程式化的设计,层次清晰,条理分明,步步为营,稳健推进。但是,如果大量的多媒体设计都是一个模式,长此以往,相信学生终会意兴阑珊。

因此,我们的多媒体应体现授课老师独到的理解、个性鲜明的风格,体现针对本班学生认知水平、阅历视野的独特处理。这样的多媒体设计才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威力,使学生更好地找到探索知识、发展思维的兴奋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例如,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可以以写秋(一般为悲秋)的传统诗词导入,引导学生感悟毛泽东词感情基调的不同之处,接着引导学生体会通过哪些意象写出这种情感,最后探究毛泽东为什么会生出不同于古人的情感。此时,结合诗歌结尾标注的时间1925年,让学生联系历史,展开联想,适当补充,运用多媒体图片、视频等辅助,介绍背景,感受毛泽东面对革命大好形势的喜悦,进而体会其喜秋、颂秋、赞秋之情。

总之,我们要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正确认识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尊重规律,扬长避短,科学设计,灵活设计,个性设计,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多媒体文本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多媒体高考招生宣传平台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移动云计算中多媒体工作流的节能计算卸载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