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长期照护保险的可行性研究

2019-01-13 02:21:54阎慰椿卞静雯
魅力中国 2019年15期
关键词:制约养老老年人

阎慰椿 卞静雯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一、引言

2018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4亿,占总人口的17.9%;65岁及以上老人人数超过1.6亿,占总人口的11.9%。205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约占亚洲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二[1]。2016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抽样结果》显示我国仍有4063万老年人处于失能、半失能状态,占老年人口的18.3%,因此解决老年人护理问题极为迫切[2]。单靠社会养老保险、家庭养老不足以满足目前的养老、护理状态,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有利于减轻家庭对老年人的负担,减轻社会医疗和养老保障的压力,对于我国完善现有社会保险的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发展长期照护保险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经济因素

我国国民收入水平持续升高,但老年人退休收入仍处于较低水平,购买护理保险会挤占其消费支出,客观地限制购买保险的行为。政府投资不足限制长期护理保险的建立[3]。单靠家庭养老不能有效的适应社会发展,政府需要及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满足老年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而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社会因素

目前老年服务业的发展滞后,现有的护理机构在数量和条件发展不够健全,制约了长期照护保险的发展。除此之外,目前长期护理人力严重缺乏,普遍的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性不强,不足以满足现阶段的老年护理。

(三)观念因素

传统家庭养老观念的制约。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城市化的发展,产生了传统家庭结构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问题,传统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不足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传统观念与社会现实的冲突使得老年护理服务的发展变得缓慢。

三、我国长期照护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多层次的筹资机制

根据国外经验和现有保险的支付形式,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可以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承担[4],个人承担一定比例的金额。政府可以运用一些福利机构的公益金帮助其缴费,缓解其缴费压力,保障公民都可以参保长期照护保险。所以,建立长期照护保险需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层次筹资机制。

(二)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程度与长期护理保障顺利建立和广泛实施有密切关系。老年人对老年服务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对老年护理服务的类型和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老年护理设施急需改进数量和质量,以应对日益增长的需求。老年服务设施建设是加快老年护理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三)培养专业人才

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从事养老服务业的人员的专业教育,加快完善护理人员的培训。积极推进老年护理人员资格考试,鼓励现有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实现护理人员的资格认证[5]。

(四)加大长期照护服务养老模式宣传

改变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通过媒体、社区宣传,普及长期照护保险的作用、意义,树立预防风险意识,了解传统养老的单一性,努力转变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空巢家庭的增加,为社会化养老观念的普及提供了思想基础[6]。

四、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现有社会情况进行分析,我国作为人口老龄化国家,需要对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照护服务。但是现有的养老保险模式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就造成了制度的缺失。本研究通过对国外长期照护保险的对比、分析制约其发展的因素,通过借鉴,长期照护保险在我国实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既满足了老年人长期照护的需求,同时弥补现有保障制度的不足。

猜你喜欢
制约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44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16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20
养生不是养老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6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24
养老更无忧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5:47:39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华人时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7
临安市五措并举破解土地要素制约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养老之要在于“安”
大社会(2016年5期)2016-05-04 03: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