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于俊龙 2.王小涛
(1.身份证号码:4113031987****0013;2.身份证号码:4128251990****7631)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成为现今的主要建筑模式,同时,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增多,主要是高层建筑安全形势愈发突出,具体表现在给排水设计方面。由于高层建筑的独特性,一旦发生火灾,其受损程度和伤亡程度要远远高于普通的建筑,由此可见,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及关键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相关设计人员需要给出科学合理的给排水设计方案,完善高层建筑的安全系统,有效避免安全隐患。
一是高层建筑生活给水和消防系统静水压力大,如果只采用一个区供水,不仅影响使用,而且管道及配件容易被破坏。因此,供水必须进行合理的竖向分区,使静水压力降低,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是高层建筑引发火灾的因素多。高层建筑的结构功能复杂,失火可能性较大,失火后也容易迅速蔓延,人员疏散困难。所以,必须设置安全可靠的室内消防给水系统,满足各类消防的需要,而且消防给水的设计应“立足自救”,方可保证迅速扑灭初期火灾,防止重大事故发生。
三是高层建筑的给排水量大。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备的使用人数较多,瞬时的给水量和排水量,若发生停水和排水管道堵塞的事故,影响范围较大,所以必须具备安全可靠的水源,以及经济合理的给水排水系统形式,并妥善处理排水管道的通气问题,以保证供水安全可靠、排水通畅和维护管理方便。
四是高层建筑对防噪声、防震等要求较高,但室内管道及设备种类繁多、管线长、噪声源和震源多,必须考虑管道的防震、防沉降、防噪声、防水锤、防管道伸缩变位、防压力过高等措施。以保证管道不漏水,不损坏建筑结构及装饰,不影响周围环境,使系统安全运行。
市政管网直供。此种供水方式具有许多优点,包括便于安装及维护、节约能源、降低投资成本、确保水质等。因此当高层建筑楼层处于市政管网压力供水范围之内时,在设计时通常采用市政管网直供的方式。然而该种供水方式在持续性及可靠性方面存在不足,因其无法将供水贮备设施设置在建筑内部,所以一旦市政管网断水,将会导致高层建筑内部停水。水池寅水泵房寅屋面水箱寅用水点供给。此种供水方式新增了一个环节,即水量储备,因而相对于市政管网直供更具稳定性、可靠性及持续性。然而此种供水方式存在许多无法忽视的缺点,例如不便安装维护、工程造价偏高、节能效果较差等。此外采用该种供水方式,水泵在工作过程中会有噪音产生,从而影响住户的居住体验。由于需要增加相关设施,进而会增加建筑物的整体荷载,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建筑自身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水池寅变频供水设备寅用水点供给。此种供水方式相较于上述两种优势突出,包括供水稳定性与可靠性高、节能效果良好、能有效确保水质等。然而此种供水方式需要多种水泵型号,在技术方面有着更高要求,因而工程造价偏高。
分区设水箱。在高层建筑室内给水系统设计中,分区设水箱的减压方式能有效确保供水的可靠性,然而由于此种减压设计需要设置水箱设备,占用一定的建筑空间,同时还会影响到建筑整体荷载,因而通常这种减压方式不会单独使用。设置减压阀。在高层建筑室内给水系统设计中,设置减压阀属于较为常见的减压设计方式。减压阀的安装方式一般有2种:1)在立管上安装减压阀,这种安装方式仅需将一组减压阀设置在立管分区部位即可,因而造价不高,经济合理。但因为减压阀需要在立管上进行装设,因此在维修时会影响到整个楼层用户的正常用水,可靠性方面存在一定不足。2)在用户的分支管上装设减压阀。相较于在立管上安装减压阀,这种安装方式方便维修,可靠性较高,但需要使用的减压阀数量较多,导致工程造价偏高。
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根据GB50045—19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版)要求,高层建筑必须进行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的设置。通常而言,室内消火栓与室外消火栓分别采用临时高压系统与低压系统,前者一般选用水泵、水池、高位水箱的设计方式,当消火栓最不利点的静水水压无法满足标准要求时,还需进行稳压设施的设置,位置通常在屋顶部位。值得注意的是,稳压设施下层不能有住户,以免因噪声、振动影响住户正常生活。针对超压楼层的消火栓还需进行减压设施的设置。自动喷淋系统设计。
高层建筑的排水系统需进行透气管道的设置。相较于污水进入水管的速度,其排水水管的水流速度会偏小,在压力的作用下会有正压区出现在管道底部,而卫生用器由于比较接近管道的底部,因而正压区的压力作用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水封,这也是卫生用具产生气泡上翻现象的原因。在排水系统上进行透气管道的设置,既能对管道内部气流量加以平衡,又能有效降低正压区压力,避免气泡上翻现象的出现。
在选择和布置高层建筑的卫生器具时,设计师需要对该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加以了解,根据卫生间的面积大小及形状选择最合适的卫生器具,并做到布置科学,从而便于人们日常使用。在布置高层建筑卫生器具时,排水口位置及坐便器位置是需要设计师重点关注的层面,由于当前坐便器型号不同,对排水口位置的要求也存在差异,因此宜先选好坐便器型号再进行排水位置的预留。
总之,要使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投入使用后能够安全、稳妥、有效的运行,我们要不断优化设计体系,改善传统设计中不合理之处,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质量,进而完善建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