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江丽
(江西省广昌县第二小学,江西 抚州 344900)
学习语文课程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学会读书认字,还意在帮助学生掌握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技巧。因此,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师的任务,一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二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们应当重视语文学科的教学,在课堂上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贯彻科学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效果。
小学阶段是孩子飞速成长的阶段,他们大多天性活泼,喜爱玩耍,精力旺盛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却又存在着智力开发不完全、理解能力较弱等客观“缺点”,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才能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很多小学生从幼儿园、辅导班迈入小学校门后,会因为陡然产生的学习压力和纪律压力,对校园生活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许多教师也未能意识到尊重孩子成长客观规律的必要性,一味强调纪律,导致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甚至因此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小学教师们应当采取更为温和的教学、沟通方式,缓解学生的负面情绪,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1]。
正确、合适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更轻松地掌握知识,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应付考试为目的,教师们过分注重成绩,从而将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要求学生认真听讲,一旦学生出现走神的现象,就大加斥责。这种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的天性,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2]。
因此,很多教师会积极吸取他人的教学经验,力图打造高效课堂教学。只是,每个学生个性都是不同的,一味地吸取前人经验,很容易使课堂教学进入误区,从而降低课堂质量。以多媒体教学为例,很多教师出于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兴趣的目的,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音乐、视频。但如果长期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会造成学习内容与教材脱节,让学生对多媒体教学产生依赖,将其视为一种娱乐方式。由此可见,极端、单一的教学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唯有将兴趣培养和教学任务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的成绩和综合能力得到切实提高[3]。
打造高效课堂,是教师们一直以来努力的目标。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过分重视学生的成绩,不注重兴趣的培养。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一手掌握教学内容和节奏,对学生采用“填鸭式”的灌输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客观需求,无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很容易造成学生跟不上课堂进度的现象,导致学生成绩下降,长此以往,丧失对学习的信心,甚至对学习产生恐惧的心理。因此,教师们必须抛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课堂内容设计和策略调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参照新课标要求,提倡素质教育,在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同时,提升语文素养,培养综合实践能力[4]。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普遍天性好动不同于初高中生甚至成人,在自律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很难在课堂上全程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并不适合他们,并且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天马行空的思维,因此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对他们感兴趣的学科投入大量精力,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专注。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有的小学生喜爱故事,因此在进行《乌鸦喝水》、《丁丁与牵牛花》等课文的学习时,他们往往会为故事情节所吸引,从而专注于课文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比如选择与《乌鸦喝水》类似的故事作为阅读材料,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充,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兴趣,就会主动在课余时间寻找阅读材料和书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除此之外,教师们还可以通过设计趣味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登黄鹤楼》等古诗词的学习时,教师可以组织诗词朗诵比赛,让学生朗诵自己喜欢的故事,并对自己朗诵的内容进行适当讲解,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还能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课堂的开展不能与教材脱节,尤其是语文这门学科。教材中收录的课文,是历代教育者们经过精心比对和挑选后编纂而成的,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相符。一旦学习计划与教材相背离,会导致教师在授课时产生严重的教学事故,无法引导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习目标,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进度造成影响,还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5]。
高效的语文课堂,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与时俱进,及时舍弃刻板、低效率的教学方法,在优化课堂教学的路上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为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