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围围
(河北省武强县武强镇马头完全小学,河北 武强 053300)
老师在备课时尽可能地把这些语言材料放入各种能听、能看、能触摸的情景中去,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记忆。英语课堂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主动用简单的英语表达,这样,可以让他们在愉快的英语环境中学习和掌握英语。
首先,教师对教学材料和内容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农村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后善于精简内容,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想办法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提高他们的课堂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尽量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比如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对学生的兴趣以的激发和保持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当然呈现语言材料前,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所展现的情景中,同时,教师要合理地运用简笔画、实物、挂图、现场录音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比如在进行课文教授时,教师可用从网上下载的听说读写的英语材料、采用自制课件来进行教学,通过声音、光线和自制教具的完美结合,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和音乐,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乏味。既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如新授课和复习课,就不能用一样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付出心血,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追求。课堂是教师施展才华的地方。比如小学英语教26个字母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要让学生学得快又好,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到的。很多人采用每次教几个字母,依次教完就过去了。可是我发现把字母做成卡片让学生做字母排队游戏,分组进行字母排队比赛,教唱字母歌。这样做学生掌握得快而好,还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两种做法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效果,前者索然无味,后者其乐融融。教单词环节,我们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比如:basketball,我们可以抱着篮球来上课,因为这些教具随手可得,再经过音形的同时教学,这个单词深深印在学生脑子里,以后他们看到篮球就会脱口而出,而不需要汉语翻译作中介。总而言之,教英语其实也在教思维。如果要进行词汇复习,我们可做“火眼金睛”的游戏,教师将所备单词以闪卡的形式在台前快速展现,学生以小组形式比赛,看哪组反应最快,得分最高。有时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把准备好的小实物、图片、模型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迅速说出相关的词汇,对于那些学得较好的学生额外要他们学会用该词造句,这样既复习了词汇也操练了句子。教句子时开始可进行听力比赛,看谁最先说出所听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进而进行单词组句比赛等等,都可提高学生兴趣,比老师一遍一遍地讲,学生一遍一遍地读,效果好得多。如果是教课文,可根据不同体裁和内容在不同阶段上,可采用模拟对话、扮演角色、复述大意、看图说话、组句成文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学得兴趣浓,效果必然好。
当然我们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得不是很好,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他们的合作学习。我打破传统课堂单人单座(或双人座)的座次顺序,把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4-5人,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本组的作业监督,课文背诵和课堂带动。每组都取上他们喜欢的队名,他们每到上英语课就按固定座位上课,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不以学为苦,而是兴趣浓厚地参与,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我发现这种捆绑式的合作学习模式效果非凡。
可能很多老师在平时的英语课堂中过分注重学生的识记,教单词就要学生硬背单词,教课文就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学生在课堂中丝毫体验不到老师对课文情感方面的解读,这样时间一长学生很容易对英语产生厌倦情绪。其实只要我们细细地研读教材,不管是小学英语还是初高中英语,编者可谓用心良苦。
课堂45分钟教学固然重要,但是我们的学生没有很强的自主学习意识,所以老师要掌握方法,要让学生劳逸结合,文娱活动让他们尽情地玩耍,但是课后还是要进行适当的监督,我们可以联合家长一起督促他们按时完成课后作业,鼓励他们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背诵,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朗朗上口了,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记忆力与创新能力,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才会真正的“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