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红
(新疆省阿拉尔市十二团中学,新疆 阿拉尔 843301)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但是在传统教学中课程越来越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音乐教学中正是弥补了这种缺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念。因而,在小学音乐大纲中明确就提出了音乐教学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最终学生在身心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是一种最为古老的、有感染力的听觉艺术,通过音乐人们可以表达出自己各种的情感,音乐是没有办法通过理性来进行培养的,是需要学生发挥感官来进行感受,亲身感受之后体验到音乐的魅力。小学音乐就是主要以鉴赏为主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聆听不仅是学生学好音乐鉴赏的能力还是学生感悟到音乐美的途径。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若是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的话,那么再好听的音乐在学生的耳朵里也是噪音,没有办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所以,若是想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首先就应该要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
音乐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环境,小学的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是好动的一个阶段,所以上课的时间一定要把握好,教师应该要利用图画或是视频等多种方式向学生展示音乐,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视觉还可以给学生听觉的效益,通过听觉与视觉多方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个学科的代言人是教师本身,学生对教师的印象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该科教学的印象。所以,教师若是在学生面前维持一个良好的形象,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一定的依赖,并且把教师当成偶像,产生崇拜的心理,上课的时候学生也更愿意听课,学习效率也所提高。因而,教师应该要保持一个活泼开朗的形象。
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潜能与兴趣,小学音乐鉴赏课程本身是体验美的课程,这个过程中充分着体现出了学生的想法。若是学生在一个拘束的环境中,他是没有办法自由的感受到美。因而,在小学音乐鉴赏实践中应该要创建一个轻松的环境,尊重学生的地位,让学生感到他们是课堂中的中心,这样的课堂是学生自由发挥的课堂,开放的环境会让他们思想自由思维更活跃,这样他们对艺术的感悟能力也就更高了。因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该要鼓励学生发表他们对音乐的感悟,教师首先就应该要打破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平等对待学生与学生一起交流音乐,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会更加充分调动的他们的想象力。
传统的小学音乐鉴赏主要是教师放音乐,学生听,最后引导学生怎么样去鉴赏。这样的教学很无聊枯燥,时间一长就会使得学生失去去音乐的兴趣。为了可以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该利用多种途径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当今在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教学方式对小学音乐教学具有一定的辅助性作用。音乐鉴赏课程不仅仅要满足音乐的教学,同时还应该要融入一些立体化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比如说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合唱或是交响乐队等现场的录像,这样在很大的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教师也应该在学生听完鉴赏曲目之后根据自己脑海中场景通过图片表达出来,图片可以是网上查找的,也可以是自己手绘的。这样的作业形式对学生来说很新奇,也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获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了解乐曲的背景对音乐的鉴赏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小学音乐鉴赏虽然也会介绍背景,但是却不是很重视,只是让学生简单的看下背景介绍,这样就会使得学生很难对乐曲的鉴赏投入感情。为了可以使背景的介绍更为有趣,教师就应该要创设一定的情景来介绍背景。比如说在鉴赏《小白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对教师进行简单的布置,放些手工制作的月亮船等,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也会更容易投入自己的感情。教师可以把整个背景营造出一个动人的故事,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故事是最感兴趣的,故事的背景也会让他们感受乐曲的魅力。比如说在学习《歌唱王小二》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王小二的英雄故事,这样学生在鉴赏的时候也会投入更多的感情在其中。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个阶段中对小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而小学音乐却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等。小学音乐鉴赏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听觉甚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鉴赏能力。小学音乐鉴赏实践就是让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发展自己的想象力感受音乐的节奏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