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味浸润物理课堂

2019-01-13 12:01:22杨生袖
魅力中国 2019年32期
关键词:磁铁影子物体

杨生袖

(宁夏中卫市海原县回民中学,宁夏 中卫 755200)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离开了生活的教育是不可想象的。由此可见,生活是科学教育的本源与归宿,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生活这个大舞台,扎实的把生活引入物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把物理知识与人们生活联系起来,利用生活知识理解物理现象,利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那么,如何让科学课堂充满生活味呢?

—、课前准备生活化

(一)“活”化教材,走进生活

物理教材只是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学习内容、学习的思路、学习的范例,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所学的内容和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由于地域、风情、生活的差异,教材编写的内容难以适应各地生活实际。为此,教师在解读教材时,应灵活多变,通过改编、重组、整合,将鲜活的生活素材融合到物理课堂中。

(二)“活”用材料,融入生活

在物理教学中,有时光靠物理实验是满足不了探究的需要,因此,许多物理现象的探究要靠师生在生活中共同参与搜集。活用搜集到的材料,既能丰富探究活动,又能节约成本,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例如,利用1个普通的气球,既可以探究空气的存在,又可以探究空气具有浮力的性质;又可以解释反冲现象,还可以探究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等。生活中看似普通的材料(有时认为是废品),如果能够恰当利用,就可以很好的解释物理现象。

二、课中探究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学习内容越与生活相贴近,学生的学习的自觉程度就越高。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与物理教学的最佳结合点,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投人到探索之中。

(一)创设情境,贴近生活

建构学认为:知识是情景化的,学习其实就是学生利用原来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的学习内容,在这个构建过程中,教师在物理课中应该想方设法的去创建生活化情境,让整个教学过程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如,“光的传播”一课的导人:

师:(打开投影仪)我今天给同学们表演一个节目,同学们想看吗?

生:想!老师,让我玩一玩!(教师做手影游戏—一直狂吠的小狗、横行的螃蟹)

指定2名学生做游戏。当第2个正在表演时,教师故意关掉投影仪,使其无法继续表演。

师:影子为什么会消失?

生:因为缺少了光的照射。

师:那么有了光的照射一定就会有影子吗?

生:要有物体才有影子。

师:(出示1块玻璃)我把它放在投影仪上,怎么不见影子?

生:玻璃是透明的物体,即使有光,屏幕上也不会有影子的。

师:那么要想看到比较清晰的影子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生:光、不透明的物体做遮挡和屏幕。

师:看来,影子的产生需要光源、遮挡物、屏三个条件。那么什么是光源?在光的照射下,影子有什么特点呢?(板书课题:光和影)

通过妙趣横生的游戏情境导入新课,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由“要我探究”变成“我要探究”,从而进人愿学、乐学的境界。

(二)自主探究,品味生活

学习知识最佳方法就是让学习者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通过自己探索发现理解的最深,其中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更加容易掌握。”因此,在探究实验中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并且放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让他们通过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其中内在的规律,得出科学结论。

以下是“磁铁”教学中“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片段教学:

1.回顾:在平常生活中,你们玩过磁铁吸东西的游戏吗?磁铁能吸什么东西?

2.猜测:教师呈现以下生活中的材料:铝片、铜线、铁钉、铁珠、纸片、塑料尺、布、木块、铁夹子、铁弹簧等,仔细观察这些材料,小组预测,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哪些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将预测结果记录在预测

栏中。

3.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4.验证: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磁铁的一端靠近以上材料,观察能否被磁铁吸引,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实测栏中。

5.观察、思考: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6.结论:磁铁能吸引铁等物质的现象叫做磁性。

7.检测: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磁铁这一特性,检测教室里或者自己身上那些是铁制品?

8.总结:具有能够吸引铁、镍等物质的的物质具有磁性。

在物理探究过程中,教师提供具有生活性、结构性的材料,让学生亲身经历“猜测—实验—探究—交流—结论”这个过程,建立科学概念,使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成长。

三、课后应用生活化

任何知识只有来源于生活,并且最终应用于生活,才能变得富有生命,只有将物理知识同学生实际相结合,学生才会体验到物理的价值和意义。

生活化的科学课堂要求巩固练习的设计回归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现象中去发现所学的物理知识。练习的题型不拘一格,可以是填空题、选择题、操作题等。下面例举一些题型。

(1)我会选择:

①把螺丝钉从木头里取出来,用( )最省力,方便。

A.剪刀B.螺丝刀C.镊子

②给铁制品的表面涂上( )最容易使其生锈。

A.油漆B.水C.食用油D.白醋

③要使鸡蛋在液体中漂浮不下沉,可以在液体中( )。

A.加盐B.加清水C.加糖

(2)我会判断:

①遇到雷雨天气为什么不能再大树下避雨。

②登山鞋把鞋底做成很深的图案,作用是增大摩擦,才不会摔倒。( )

③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没有什么变化。 ( )

(3)我会解释:

①夏天,汽车为什么容易发生爆胎?

②小杆秤是什么简单机械的应用?假如秤砣的重量减小,这个杆秤的称量范围会增大还是减小?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他们都可以利用物理学知识去解释。这样的问题的提出,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并不是枯燥的、零碎的。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综上所述,只要教师对生活去用心观察,细心的去体会,就一定能真正体会物理来之与生活、应用与生活,为了更好地服务生活、造福人类。作为物理教师应该赋予一种全新的理念——物理与生活同在。教师要把生活引人课堂,把课堂变成学生“生活的天堂”,让生活味源源不断地浸润物理课堂。

猜你喜欢
磁铁影子物体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What a Nice Friend
和影子玩耍
读者(2016年20期)2016-10-09 09:42:34
不可思议的影子
谁不在谁不在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磁铁会吸引哪些东西?
悬浮的鸡蛋
智慧与创想(2013年3期)2013-05-09 06:42:00
电磁新题 吸引“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