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琳琳 周祎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合肥 230601)
强迫症神经质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患者内心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大学生处在强迫症高发年龄组,又是处在成年早期阶段,人生观、价值观还处在逐渐成熟的时期,强迫症状会给其带来个人困扰,影响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产生极大的心理隐患,也会给学校的教育和和谐稳定带来潜在的风险。一般认为,“强迫症” 的产生与精神应激因素、 性格因素以及家庭环境和教育等因素有关 。针对大学生“强迫症 ”患者这个群体,其病因既带有普遍性,也有一定的特殊性[1]。
2006 年郑建等对某大学全体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因子分处于前三位的分别是强迫(15.99%)、人际关系敏感(14.02%)、抑郁(13.42%)[2]。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强迫症的比例不低,有研究认为可达求询率的 16.2%,平均起病年龄为 22.9 岁[3]其中大学生强迫症状在心理障碍中占居首位[4]孙彦杰等对 1745 名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强迫观念的表现形式以强迫怀疑、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恐怖居多。强迫行为表现为强迫检查、强迫洗涤、强迫询问等[5]。
大量研究发现强迫症的发病存在遗传,有关调查显示,父母患强迫症的子女患病率为 5%~7%,比群体的发病率要高得多[6]。在神经-内分泌方面也存在功能紊乱,造成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失衡,无法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
强迫症患者个性中或多或少存在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高标准严要求的倾向,表现为过分的谨小慎微、责任感过强、过分追求完美和秩序性等是强迫型人格障碍者的特征。此类人易于出现强迫症、抑郁症、心身疾病等。强迫性人格障碍与重性抑郁症、强迫症的共病率分别为6%与30%[7]。
学习工作紧张,家庭不和睦,人际交往不良等可使患者长期紧张不安,最后诱发强迫症的出现。患强迫症的人,在现实中出现了令其难以化解的矛盾冲突,例如大学新生所遇到的适应性困难,使强迫症患者产生了严重的焦虑状态,身心不安。患者极易把自己对现实问题的焦虑和担心,转移到对某一种强迫症状的担心和焦虑上[8]。
强迫症的发病与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失衡有关,主要表现为5-羟色胺系统功能的紊乱。目前使用的抗强迫药物都是抗抑郁药,其特点就在于能够调节脑内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改善强迫症状的作用。
强迫症作为一种心理疾病,其发生机制非常复杂,具有相似症状的患者其心理机制可能千差万别。现在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治疗方式及理论也越来越丰富,主要为认知行为治疗和精神分析治疗,患者可获益更多[9]。在心理治疗中,治疗师通过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倾听患者,帮助其发现并分析内心的矛盾冲突,推动患者解决问题,增加其适应环境的能力,重塑健全人格。认知行为治疗被认为是治疗强迫症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
小组辅导在咨询中,有自己的特殊和优势,但是专门针对强迫倾向的大学生进行认知、行为上的辅导与训练的研究甚少[10]。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治疗和干预中有独特的治疗效果,相同问题和困扰的大学生在小组内可以分享和探讨,在倾诉的过程中获得支持和帮助。有助于强迫症大学生获得自尊,正确看待自己,获得新的行为方式。
目前强迫症的治疗方式倾向采用综合疗法,增强治疗的有效性。在校大学生还可以通过轻松的校园氛围,增加体育锻炼,磨炼自己的个性,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和心理调适能力。通过课外活动和交往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扩展自己的兴趣,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业和兴趣中去,降低强迫思维出现的频率,避免内心的矛盾和痛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