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柱
(新疆巴州焉耆县第三中学,新疆 巴州 841100)
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学会提问,大胆发问。要意识到:能够提出问题,是善于思考的表现,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提高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提高理解历史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运用各种手段创设历史情景,调动学生心理的积极因素,激发其情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历史课堂质量的教学模式。问题情境教学的好处是把教材教活了,把课堂教活了,把学生们教活了。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向学生呈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应该尽量与其在现实世界中的情况相接近,能够吸引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就是“抛砖引玉”,引发学生探究问题,刺激学生继续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包括合情合理的常规性问题,更提倡非常规性问题。教师要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对敢于提出的问题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并对每一个问题都给予科学的回答或适当的解释,即使有些问题超越了教师所能解答的范围,也不要回避,可告诉学生让老师充分考虑后再解释,或者和学生一起探究。例如,我在讲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开国大典》这一内容时,首先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阅读教材,观看纪录片《开国大典》,启发学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时间、地点、会议名称、重要人物等基本要素进行“自问自答”小竞赛活动。并深层挖掘教材,鼓励学生还能提出那些新问题,如找不到答案,我们可以共同研究解决。很多同学有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这一重大问题,问题回答的很圆满。突然,有位女生大胆提出“开国大典为什么要用五十四门礼炮齐鸣二十八响?”。这时,我对她强烈的质疑能力与良好的问题意识表示充分肯定,然后,引导大家集思广益,共同探究。有些同学开口就说“礼炮二十八响”是指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刚好是二十八年;有些同学说“五十四”是为了纪念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有些同学说“五十四”是代表中国五十四个民族,马上有人反驳:中国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四”到底有什么寓意呢?同学们都陷入沉思。这时候,我才亮出答案:“礼炮二十八响”是指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刚好是二十八年,“五十四”是为了纪念1919年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同学们都恍然大悟。一个直观的问题情境创设,一个新颖的非常规性问题的推出,同学们积极热烈的讨论,整个教学过程同学们自始至终民主、和谐、平等的合作探究,增强了同学们的问题意识,又使同学们品尝到成功的合作学习的喜悦。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情境:假如你是历史中的人物,面对此情此境你如何想?怎样做?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不再感觉历史的遥远和陌生,而能够以一种亲切愉悦的心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模拟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历史中,和历史人物一样思考、行动,以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赤壁之战”时,就孙刘联合抗曹的问题,可以引出“诸葛亮舌战群儒”这一历史场面。让学生演出群儒与诸葛亮就抗曹问题进行辩论的场景,辩论的结果正好是赤壁之战胜败的原因。让学生进入角色,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当时的社会环境,根据当时的客观条件提出有说服力的论点、论据,“具史实以力争”,最后再由教师将结果加工成系统的结论。
教师应启发、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变换不同的视角,多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变换不同的视角,会让我们对同一个知识点产生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从哪些角度质疑、发问呢?以下几个角度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的。
(一)比较。历史事件大多由时间、地点、过程、人物、起因、性质、影响等要素组成。比较不同的历史事件,可以从这些要素出发,寻找他们的异同点,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例如,在中招复习中,引导学生从时间、原因、性质、重要战役等要素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异同。通过分析比较,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这两个跨度比较大的历史事件的理解,同时在潜移默化中熏陶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归纳。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性质、影响等要素归纳类似的一些类似的历史知识,例如,从时间角度归纳,1689年,俄国彼得大帝改革,同年还发生什么大事?(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从地点角度归纳,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欧洲本主义萌芽也开始于意大利,这是历史的巧合吗?为什么?从性质角度归纳,苏(俄)历史上有哪些改变社会性质的重大事件?(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1991年苏联解体。)
(三)联想。一个成功的有价值的联想,是张开想像的翅膀,在历史的时空中漫游,或用现实生活感知历史,或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比如,学习日本明治维新后,联想目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情况如何?又比如,面对“台独”,如何联系运用历史史实进行批驳?再如,美国史是世界历史中份量很重的板块,时间、跨度都很大。在中招复习中,我激发学生展开联想,从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总统华盛顿开始,到林肯、威尔逊、罗斯福、杜鲁门、尼克松、克林顿、布什、盖茨等重要人物,他们分别与哪些重大事件有关?哪些人物与战争有关?哪些人物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关?哪位人物与中美建交有关?哪位人物与“知识经济”的提出有关?哪些人物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关?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我们学习历史就是要更好的了解过去,审视今天,瞻望明天。要有“世界大教材,社会大课堂’的教育理念。要用科学手段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勇于发现问题,不断探索新问题,把课堂当作展示自己非凡创造力的舞台,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