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飞键
(天津音乐学院,天津 300171)
唱吧的基本功能是手机K歌:即支持歌星点歌、拼音点歌,K歌时有伴奏且可以做到同步显示字幕,在歌曲录制完后还可以对声音进行美化处理嗓音,MV模式、视频合唱等;从人气社区来讲:即全国榜、地区榜、作品榜等榜单会为任何一个唱吧用户提供表演的舞台,会不定期举行以歌会友的热门比赛好戏,同时还有最真实的KTV包房体验,能做到使人身临其境般的互动体验——包房K歌秀;从好友互动来讲:即所有的唱吧用户都可以相互之间随时随地进行关注,可以加入K歌群组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玩耍,用户在录制完歌曲之后还能将作品分享到微博、微信、人人网等媒体平台让朋友来欣赏进行送花、评论、回复等多种方式的互动。
唱吧的社交功能可以称之为“声音”社交,它所具有的情感归属需求特征在于唱吧的产品体验设计上力求打造手机KTV社区平台。在唱吧的产品体验设计上,其设计团队模仿360安全卫士开机时间的设计,每位用户唱完之后都会通过电脑评分,“击败了全国xx%的用户”,以满足用户的成就感。打开唱吧第一个页面显示出来的便是“动态”,它所发布的动态是每个用户在最近一段时间录制的歌曲,而且这些歌曲会显示收听人数、粉丝贡献的礼物数、转发数和评论数。第二个页面是“榜单”,它又分为全国榜、地区榜、潜力榜和新生榜。第三个页面是“发现”,这里面又有在线KTV、热门比赛、音乐探究和附近的人。所有的这些功能页面布局无不体现出唱吧“以歌会友”的强大的社交功能,用互联网人士麦田的话来说,“草根用户的社交需求是强烈存在的,而‘唱吧’就是一种很好的交互模式,因为他解决了社交最关键的‘互动方式’问题。”
唱吧本身所具备的自我展示平台首先就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自我尊重和自我信心的前提,对于嗓音条件好的朋友可以说是一个良好的自我展示平台。譬如:一个长相身世平平的普通人可能他在其他手机应用上表现一般,不出众也不出彩,但是他可以用自己的歌喉在唱吧上博得他人的关注从而达到吸粉的效果,这样他们既有信心去表达自己向他人展示自己也做到了小有成就。
唱吧的用户对于自我价值的实现需求,会经过接触、表达、实现这样三个过程。首先是基于唱吧本身所具有的娱乐审美功能,当用户开始下载接触这一款手机应用时,他们会被唱吧独特的“以歌会友”方式的社交功能所吸引。进而会选择一首自己得心应手的歌曲进行录制,并把录制完的作品通过唱吧这一平台发布出来,转而分享到微信、微博、人人网等各大主流媒体软件上,这是实际上是用户的自我价值的表达;当他们再分享自己的作品之后,从其他用户那里收到了不同凡响的反馈:或是收听人数增加,或是评论回复数增长,或是获得的礼物数较大或是登上了地区榜乃至全国榜,抑或是关注他的人(粉丝)人数也有所增长的时候,他的自我价值会通过不同的反馈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也就实现了自我价值。这样一连串的完整的连锁反应从各个方面表达出了用户的价值所在。
明星效应,邀请明星入驻。我们可以邀请知名明星入驻唱吧,这样一来不仅能提高唱吧的知名度,也能将明星效应带入唱吧促使更多不同群体的人使用唱吧。在某种程度上,由于用户对明星的喜爱还可以设置成付费模式拉动唱吧的盈利。如:与其他社交软件或音乐主流媒体进行合作,通过其他社交软件所累积的用户为支点,将唱吧植入进去获得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
在了解了唱吧的人群属性的基础上有利于移动KTV对使用用户的精准定位以便能够制订出更符合受众定位的产品。把握住了主要受众群体也就把握住了这个产品的主要部分,因为对于一个产品来说用户才是其核心,一旦对产品用户的定位不精确基本上也就流失了产品创造出来的价值。即使产品的创造者拥有雄厚的资本和现金的技术做支撑,那也是无济于事。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能否抓住目标受众用户对一个产品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对唱吧所进行的人群属性分析就有了必要,只有抓住主要受众群体才能使唱吧制订出更符合受众定位的产品,为其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在互联网时代下发展的音乐娱乐K歌软件中,用户仍然是各产品的核心。移动KTV产品,如:唱吧自发布之初至现在已经拥有超过4.6亿的用户,但其依旧处于一种“出众不出彩的”局面。笔者从移动KTV切入,选择唱吧和全民K歌的人群属性分析其受众群体的特点,也指出了发展过程中的优缺点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建议,并透过移动KTV的受众文化心理看其所扮演着一种怎样的社会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