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2019-01-13 12:01:22刘元璋
魅力中国 2019年32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新课改意识

刘元璋

(河北省唐县齐家佐乡葛公中学, 河北 唐县 072350)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一)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问题意识对于新课改来说十分重要,因为新课改把重点放在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人格养成上,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身创造能力和批判能力,最终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新课改强调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究、合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自我解决问题。要想适应新课改需要,学生必须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这样才能培养问题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二)发展创新精神的需要

创新精神是人类最宝贵的素质和个性之一,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习者获得自主的创新学习精神、主动的创新学习意识、大胆的创新学习思维、新颖的创新学习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变被动的“学会”为主动的“会学”,最后达到更高层次的“创造性学习”,使学生自我的“学”与“创”取代教师的“教”。问题对于创新非常重要,没有问题的提出,就没有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及发明创新的萌发和发展,就没有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知识的出现,就不会有创新的可能。新课改需要的就是这种“问题意识”,让问题成为学习者学习的原动力和起点,我们既要让问题成为学习的动力来源和兴趣所在,并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又要通过学习最终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

二、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夯实知识,使学生能问问题

问题是尚待解决或弄不明白的事,是知识结构自身矛盾运动、知识结构和面临信息认知冲突的产物,即知识的储存量和知识结构是问题产生的基础。一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要想使学生对新事物产生好奇和疑问,就必须夯实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这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读书,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上出示阅读提纲,找出阅读内容的重点句、词,设计一些提高能力的问题。比如,出示阅读提纲应是本节或本段的重点内容而不是包罗万象。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可告诉学生规律,如每一段话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如二战影响,每一段的第一句就是重点句,概括了整段文章的内容。

其次,指导学生在阅读时理解重点词的含义。如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是重点词,应理解,否则无法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

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概括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当学生弄清文章讲的主要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提问,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表达,这样不仅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为学生发现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二)营造气氛,使学生敢问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学生神圣的好奇心好比一棵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外,还要有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要夭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学生只有在紧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安全感,才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在心里充满安全感时,才不会有害怕的表现,不害怕当众演示,也不害怕出现错误;只有学生处于这种自由发挥状态的时候,才能真正做到思想和思维的放松与自由,才能让思维肆意发散,迸发出应有活力,才会出现批判和独创的思维活动,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要努力让学生的心里充满安全感,给予足够的心理自由。

(三)合作探究,使学生解决问题。

初中历史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进而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解决问题。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这样不仅可以启发学生心智,还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挑战欲,打破长久以来的传统历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小组讨论中,每个学生都会发挥自己的优势、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势必会产生许多不同观点。例如:探讨“为何秦和隋朝都是短命而亡?”“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何异同?”等,这时再以小组讨论发言或自由发言的形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方向对问题进行思考。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思维朝着严谨、深刻、全面的方向发展,充分发展学生多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仅需要教师掌握适当的教学方法,更需要学生发挥自身创造潜能。学生问题意识的建构是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创新学习能力的必备条件,对学生汲取知识和提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对培养问题意识策略的分析和探讨,有利于构建科学的学习与教学模式,同时可以强化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新课改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38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意识不会死
奥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9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