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丽娟
(白城市洮北区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吉林 白城 137000)
随着教育的发展,传统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已无法满足时代对当代学生成长的期待,时代更加期待有修养、有情感、有素质的学生,这让我们这些基础教育者深感压力。要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新一代学生,我们就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传统的初中政治教学课堂中,大多数学生处于机械式记忆课本教材知识点的状态,对文字内容缺乏一定的理解和感悟,因而无法形成逻辑体系,这与当下的“应试教育”理念有着较大的关系。作为初中政治教师,首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不应该“盲目从众”,一味地追求学生的成绩或者自己的工作绩效,要善于尝试打开自己的眼界,把自己的教学眼光放长远,从实际出发制订利于学生发展进步的教学策略;其次要从自身教学模式出发寻找问题,针对具体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再次,要将核心素养教学理念逐渐渗透到日常课堂教学中来,努力促使学生理解政治学科的人文性、工具性、思想性,给予学生正向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把知识目标作为唯一的目标或者重要目标,而是要把知识的学习作为一个载体,通过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他解决问题的智力和非智力能力,这才是学习的本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得到培养,学生才能得到终生发展。一个教师如果树立这样的课堂理念,自己的教学效果必然会越上一个新台阶,自己的学生也会体会学习的乐趣。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在相应的课堂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课堂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课堂活动要体现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来重构知识;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不同区域和环境的特点选择资源和组织活动,要精心设计活动,要让学生能活动,要让学生会活动,要充分体现活动的教育性、目的性,要让学生在合作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总结获得知识的经验。教师一定要发挥好主导作用,不要让课堂活动成为一种形式(自己设问自己回答或者自己设问草草结束)。
许多教师都在尝试在课堂上进行师生活动,都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往往因为学生不能很好的配合,或者不能按时完成课堂任务,或者因为一两节课堂效果不好而放弃我们的核心素养培养,或者认为我们的学生素质不高不适应这种教学。这些说法都是一种借口或者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我们要相信任何事情都是先难后易,为之难则为易。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利的教学模式只要我们坚持循序渐进的科学态度,认真备学生,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活动和问题,不因一两节课的失败而放弃,始终相信学生的智慧和能力,不但总结失败和成功的经验,善于向同行学习,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我们的目标会得到贯彻,我们的学生会得到终身发展,我们教师的人身价值也会很好的得到体现。
教师,给予学生肯定、鼓励的评价。会使学生的思维火花发生碰撞,会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扬,情感得到升华,从而使课堂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特别是以知识技能评价为主要内容。评价更多地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忽视其他方面的功能。这种评价取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要重点指向三个方面:其一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其二对知识再认、再现的探索能力;其三是将知识重新组合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这是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课堂评价基本的价值取向。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哪怕是创新意识的萌芽)的鼓励和肯定就是为培养核心素养营造氛围和创造条件,有利于导向学生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再次发现”探索式学习的认同,本身就是坚持了科学精神。
教师在开展班级特色活动中,不仅要给小学生一些理论上的指导,还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小学生自己去亲身体验,让活动更富有生命力,提高活动开展的效率。体验是促进小学生德育全面发展的重要體现,教师要注重情境的创设,创设出丰富而有意义的体验机会,利用真实的情境使小学生真听真看真感受,引导学生之间,老师之间,家长之间的互动,在体验中形成自己的感受,锻炼生活各方面的能力以及面对问题时的心态。
总之,全面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有一定的策略和实施的方针,开展班集体的特色活动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首先,老师要有前瞻性地制定班级的特色,围绕指定的特色制定主题活动,使小学生在主题活动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参与到活动中来。使每一个学生在班级特色活动的体验中都能得到锻炼,使小学生增强责任感和自信心,使小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发展,从而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