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何雅
初春的校园,几名家长和孩子在校园里观赏花卉,听见上课的铃声响了,便快步向教室走去。这是校园里经常看到的景象。家长和孩子一起来上学,无形中使家长、教师、学生的感情深厚了,家校的距离贴近了,家校共育的氛围浓郁了。家长开放日,成为了家校联系的纽带。
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无缝对接和延伸,就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辽宁省营口实验学校是一所集初中、小学、幼儿园于一体的农村学校,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市内学校,因此,对家长的教育同样迫在眉睫。为此,学校利用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在体验中学习教育理念。
家长开放日为家长提供了自我学习、亲子交流的机会。每天每个班级都有一位家长走进学校,体验校园生活。课上,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听课;课下,每日千米跑的跑道上有了家长的身影,大课间活动中家长也积极参与;在食堂,家长和学生井然有序地等待打饭、吃饭时,家长的到来丝毫不影响学校形成的“食不言、寝不语,路不言、廊不语”的规矩。休息时,孩子们成为家长的小导游,无比自豪地为家长介绍校园景观。
通过一日的学习生活体验,家长不仅了解到孩子的在校情况,也受到了一次“再教育”。学校精心地创设适合学生成长的必要条件和生活情境,家长在体验中自觉地提升自身修养,积极发挥榜样作用,与学校共同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动员社会力量,遍访专家名人,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外聘专家师资队伍。开办各类特色班,让学生依据个人兴趣、爱好自愿参加,以发展其特长。然而,开班初期,有的特色班报名人数寥寥无几,有的特色班人数爆满,但出勤率却差强人意。
通过了解,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绝大部分原因来自于家长,有的家长没有时间接送孩子,有的家长舍不得给孩子买乐器,还有的家长认为学这些没有什么用途等。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定期让家长走进专家课堂和孩子一起听课,逐渐改变家长对学校开办特色班的认识。
另外,每个特色班安排固定教师对家长无法按时来接的孩子进行托管,所有参加特色学习的学生不收取任何学费,聘用专家的费用由学校负责,学校还给予参加器乐班学习的学生一定的补助用于购买乐器,这些措施既解决了家长的经济困难,又卸下了家长的思想包袱。
现今,每到特色教育时间,三千名学生便奔赴不同馆室。通过特色课程学习,学生的潜质被充分挖掘。
家长开放日使家长能够帮助教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要求教师养成上课提前候课的好习惯,虽然学校每次检查时教师做得很规范,但有些时候教师的候课习惯也会因各种原因“打折扣”。自家长开放日开设以来,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都有家长的参与。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关注的不仅是自己的孩子,还会关注其他的孩子,关注为自己孩子上课的教师。家长在无形中、无意识地承担了监督教师工作的任务,促进了教师提前候课好习惯的养成。
学校一直处于教学改革的前沿,实行“分层走班”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必然会让家长感到新颖、困惑,甚至疑虑。因此在家长开放日,教师将新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展示给家长。经过短暂的一个学期的实践,这种模式就赢得了家长的认可和支持。有的家长还参与进来,帮助教师录制微课,利用微课辅导孩子学习,教学改革的成效更为显著。在家长、教师彼此的了解、共同的学习中,监督的功能也就自然生成,“无需扬鞭自奋蹄”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真实写照。
如果家长能够成为学校的智囊团,学校将会有更加长足的发展。每天的开放日都会有不同的家长到来,每名家长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之后,家长会把这些诚恳的意见和建议写在《家长建议簿》上。
对于家长的这些建议,班主任解决属于本班班务的建议;涉及学校问题的建议上报政教处,政教处梳理后上报校长办公室,经全体领导讨论后,合理化建议再作为提案提交到“教职工代表大会”,经表决通过、采纳后反馈给家长。如桶装水的卫生、保质期等问题备受争议,家长建议学校解决学生饮水问题。学校立即采纳此建议,投资7万余元在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科技馆、艺体馆等处陆续安装温开水器共14台,实现温开水器的全校覆盖。
另外,学校根据家长建议成立了“志愿者爱心分队”,给困难家庭、困难学生送去帮助和希望,以实际行动倡导无私奉献精神。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合理化建议对学校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激励了家长与学校同命运、共发展,让他们逐渐产生对学校管理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学校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家长开放日实现了这种一致性,有力地推进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