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雨雯,赵智明,蔡 辉
(1.东部战区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南京 210002;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 210029)
胃癌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差,进展期胃癌的自然病程一般不到1 a。胃癌发病以正虚为本、癌毒为标,癌毒蕴结于胃是发病的关键,癌毒不除,疾病难愈。而癌毒又有其自身特点,对胃乃至机体产生重大影响。笔者基于对癌毒的认识浅谈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胃癌的治疗找到新切入点并提供理论依据。
1.1 癌毒蕴结于胃乃致病之根 古代医学文献中并未对毒邪给予明确界定,诸多医家提出各种观点,有医家指出毒邪是一类致病猛烈、能引起机体功能严重失调进而产生剧烈反应和特殊症状的致病因素。只有引起机体严重的阴阳气血失调,具备一定特点和特殊症状的邪才能称之为“毒邪”[1]。癌毒亦属毒邪之一,是在内外多种因素作用下,在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对人体有明显伤害性的病邪,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的一种特异性致病因素。
胃癌的发生,或因长期的饮食失调,或七情怫郁,或久病伤正、年老体衰,亦或外邪入侵,从而损伤脾胃,气血失调,浊邪积聚,进而产生一种强烈致病物质—癌毒[2]。究其来源,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云:“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达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痰核。”《卫生宝鉴》则言:“凡人脾胃虚弱,或饮食过度,或生冷过度,不能克化,致成积聚结块。”明代张景岳认为:“脾胃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都有积聚之病。”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脏腑亏虚,导致气机失司,酿生痰瘀,痰瘀互结,酿生癌毒,胶结成块,胃癌始生。癌毒亦生于外,肿瘤的发生也与癌毒外客有关,如《灵枢·九针论》篇曰:“四时八风之客于经脉之中,为瘤病者。”脾胃乃后天之本,若外邪客于脾胃,盘踞不散,使之运化失司,升降失调,胃气郁滞,酿生癌毒,渐长成块。早期胃癌病机乃癌毒蕴结,正气未伤。
1.2 癌毒性窜流走、传舍周身、耗散正气 癌毒中人,正不束邪,癌毒肆意流窜,近处可以淫溢浸润,远方可以通过络脉经脉移舍他脏[3]。癌毒常常沿脏腑经络气血流布于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引起肿瘤的浸润、扩散、转移。《灵枢·百病始生篇》云:“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这里的“传”是指癌毒脱离原发部位,发生传播与扩散的过程;而“舍”是指滞留的意思,即传播扩散的癌毒停留于人体某些病位并形成转移灶的过程;转移可发生在多部位多脏器。胃癌之癌毒性窜流走,不受距离所限,不拘于脏腑之异,侵及肝、肺、胰腺,传舍生生不息,从原发部位脱落,历经跋涉,停留于腹膜、盆腔、脑等,形成转移灶,而所成转移灶亦可继续发生传舍,以致“邪气淫泱,不可胜论”。
癌毒一旦形成,阻滞体内,留而不去,导致脏腑、经络功能失调,诱生痰浊、瘀血等病理因素,发生各种复杂证候[4]。《杂病源流犀烛》中言:“痰之为物,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倶有。”癌毒阻滞,津液失布,化湿成痰,痰湿亦善流窜,两者相合,注于脏腑经络之间,加速传舍。癌毒留滞,亦致血运失常,化为瘀血,凝结成栓,助癌毒附着于传舍的部位,从而促进转移灶的形成。癌毒导致痰凝血瘀病理状态,痰凝血瘀微环境亦为癌毒流窜传舍构筑温床,痰瘀毒相互交结,使癌病缠绵难愈。胃癌患者血液处于浓、黏、凝、聚的高黏滞状态,血液成分和流态异常可致血流缓慢甚或瘀滞[5],甚合以上微观病理。
癌毒耗伤人体气血津液以自养,随着肿块增长,所需精微营养物质日渐增多,人体正常组织器官所需营养被掠夺殆尽,正气耗损亏虚,愈发难以抵御制约,如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更有研究指出,参与炎症反应并促进伤口愈合的免疫细胞与肿瘤的恶化息息相关,他们促进肿瘤生长、转移[6]。这些平日里作为抵御外邪的正气,在癌毒环境中,起到助纣为虐的相反作用。早期胃癌患者多无症状,或偶有不适,进展期胃癌便会出现腹痛、纳差、乏力、消瘦,此乃癌毒扩散,耗伤正气,因毒致虚。
2.1 脾胃受累,他脏牵连 胃癌之病变脏器在解剖上首当于胃,随着病情发展、病灶转移,相应的转移部位相继受累。从中医理论的胃之生理功能上讲,脾胃同属中焦,互为表里,为“后天之本”,其受纳运化水谷精微,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脾胃又与肝肾密切相关,肝木疏土,助其运化,脾土营木,利其疏泄;肾赖以脾运化精,脾需肾阳之温煦。故胃癌之病主脏在脾胃,与肝肾相关。
2.2 癌毒初客,隐匿逃逸 癌毒初客体内之时,常常逃窜隐匿,不易察觉。胃癌早期,往往并无症状,正气尚未亏虚,各种治疗多能耐受。此时癌毒虽已存在于体内,但量尚少、力单微薄,还未传舍周身,故当竭力清除癌毒,防止流传播散。首当手术切除癌灶,清扫淋巴结。癌毒负荷减轻,但残留的癌毒仍是日后复发的隐患。故术后防复发转移治疗不可松懈,除扶正以康复外,还应清除残留癌毒。故即使临证之时无证可辨,癌毒内客的基本病机也不可忽视。
2.3 癌毒内居,瘀毒胶结 癌毒性走流窜,致病力强,自身即可诱生痰浊、瘀血。胃癌之主要病位在于脾胃,故癌毒极易影响脾胃而诱发诸多变证。癌毒伤脾,脾主统血,脾气虚弱,统血无能,血溢脉外,留而为瘀;脾主运化,脾失健运,水湿内停,痰湿内生;痰瘀互结,易与癌毒胶结,盘踞胃中,聚为肿块,又可循经络、血脉而舍于他处,造成转移之证候。瘀毒阻滞,胃络不利,不通则痛,而出现疼痛拒按,昼轻夜重,面部、口唇、爪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甚至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等标实症状。随着癌毒积聚增多,正气逐渐耗伤,脾胃虚弱症状逐渐明显,而瘀毒胶结之证也因脾胃失司愈发加重,抗癌解毒之时也必须兼顾正气的日渐亏虚。
2.4 癌毒久留,因毒致虚 胃癌病程后期,癌毒久留不去,人体正气被消耗殆尽,再也无力抵抗,本虚之证成为主要矛盾,除了脾胃受损而出现消瘦、纳差、乏力、嘈杂、痞满等症状之外,亦会伤及肝肾,出现阴虚盗汗、腹胀水肿等。纵观正气与癌毒两股势力之消长,起病之初,正气同癌毒奋力抗争;病程中期,正气仍旧殊死抗衡;直至晚期,终是大势已去、无力相抗,癌毒久留,终致正虚。
3.1 抗癌解毒,关键之法 癌毒乃胃癌的病机关键,深居胃中,非攻不可,邪不去,正不安,故祛毒即是扶正。抗癌解毒是积极的、主动的、贯穿始终的治疗措施。即使在不同的病程阶段会出现程度不一的正虚表现,但也皆因癌毒所在,且过度扶正可能助长邪气[7]。癌毒既是胃癌的致病之因,亦是病理因素,与痰瘀胶结,病势凶猛,难去难解。抗癌解毒为其基本治疗法则,应当于胃癌的各个阶段在辨证的基础上加以抗癌解毒的药物。胃癌早期,当以抗癌解毒为根本大法,药力宜强、药量宜重,借其性峻力猛以攻邪;胃癌中期,抗癌解毒仍是关键大法,邪正势均力敌,在扶正基础上着重解毒,祛邪扶正以扭转态势;胃癌晚期,祛邪仍不可忘却,虽已正气大伤,但仍希冀通过抗癌解毒以维持脏腑平衡,争取带瘤生存,改善生活质量。
据癌毒的病理性质及特点,抗癌解毒通常从以毒攻毒、破瘀散结和化痰消坚此三方面入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胃癌乃癌毒内结,现以毒药攻之,恰到好处。常用的有毒之品有全蝎、蜈蚣、蟾酥、水蛭、穿山甲。运用之时,切莫剂量过大,且需注重配伍,避免不良反应。破瘀散结之品常选三棱、莪术,两者相伍,独具良能,瘀血虽坚如铁石亦能徐徐消除。化痰消坚之药常选山慈菇、制胆南星、法半夏等药物。抗癌解毒药物的选用及剂量的掌握,需根据辨证结果,随邪正消长态势而加减[8]。
3.2 益气扶正,重要之法 益气扶正,一方面是扶助正气增强抗邪能力,另一方面,固护正气,以减轻攻邪手段对人体正气的损伤程度。手术、放化疗、以毒攻毒等手段运用后,虽癌毒有所消灭,但正气亦有损伤。《医宗必读·积聚》所谓:“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胃癌早中晚三期,益气扶正与抗癌解毒的运用侧重各有不同,但都需有所兼顾,既不可盲目扶正,也不可忌讳远之。
益气扶正,多从补气健脾、补养肝肾方面着手。人以胃气为本,胃癌患者尤应重视益气健脾,补气旺血,以消瘀滞;健脾助运,增进食欲,有助气血生长。李东垣的《脾胃论》认为:“理虚必谈土,治疗损取其中,培补中气以资生化之源,补气者党参、黄芪最为常用。”故常选党参、黄芪以补气健脾,而胃癌患者气虚乃是癌毒内蕴,故用黄芪且生用,生用力专,取其益气托毒之功。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肾为“先天之本”,扶正之时,亦兼顾心肾两脏,以期扶正效果事半功倍。
3.3 灵活加减,随症治之 癌毒蕴结于胃,除表现出一系列的正虚症状之外,均不同程度伴有血瘀、痰凝、气滞的表现,久则耗气伤阴、阴阳俱虚,故治疗之时除了抗癌扶正之外,仍需结合具体症状,随症加减[9]。若瘀血明显,疼痛拒按,刺痛难忍,舌质紫暗则需再加失笑散、紫丹参等活血化瘀之品;若痰湿显著,舌苔腻,则益以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健脾化湿;中虚气滞,脘腹胀满,则加木香、砂仁理气消胀;脾胃虚寒,脘痛便溏,加桂枝、炮姜温中散寒;嘈杂泛酸,舌红少苔,加生地、麦门冬、炙乌梅滋养胃阴;气少汗多,气阴两虚,则加生脉散益气养阴。
癌毒蕴结之胃癌凶险至极、变化莫测,针对它的治疗不是一味地将抗癌解毒药和益气扶正药进行简单堆砌,而是在辨清邪正盛衰、标本缓急的前提下,有所侧重,灵活加减,随症治之,做到有秩序、多层次、全方位地有机组合,紧扣癌毒内结与正气亏虚的主要矛盾,兼顾由癌毒正虚所致之次要矛盾,全面统筹,以收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