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东石镇山前小学 蔡清松
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团结力量、发展事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观念。就学校和谐校园而言,没有统一的内涵界定,它既是一种办学理念、一种管理模式,又是一种人文环境、一种素质教育模式。总的来说,它是以校园为纽带的促进各种教育要素协调稳定、健康发展、内和外顺的一种育人氛围,能够推动学生、教师、学校多主体发展,达到各系统协调运转。
营造和谐校园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营造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和谐的社会能够为学校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和谐校园能够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营造和谐校园有利于落实以人文本的科学发展观。和谐校园能够做到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校是传承人类文明、传播先进文化、培育现代化人才的重要阵地,除了为学生发展提供物质外,无形的精神文化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因此,和谐校园中就蕴含着催人上进的文化力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提升其综合素质,引导其价值观的正向发展。
教学体系就是教学过程的知识基本结构、框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施和教学结果评价组成的统一的整体。和谐校园下的教学体系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构建理念,教师主要围绕学生的认知水平搭建知识基本结构与框架,按照新课标要求和具体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最终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学习结果实施教学评价。整个教学体系促进了各教学因素的协调发展,使教学机制更加稳定运转。
从空间上来看,学习氛围主要是指课堂氛围和校园氛围;课堂氛围和校园氛围又同时可以分为物质氛围和文化氛围。和谐校园拥有积极、健康、优美、向上的环境和文化,能够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使每一面墙壁、每一个通道、每一处设施都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的沃土。教室中蕴含着特色的班级文化、轻松活泼的评比栏、豪迈激情的展示栏等,任何角落都洋溢着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可以引领学生积极向上,提高精神价值追求。
师生关系是教学中联系主体与客体的纽带,影响着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和谐校园中的师生关系建立在人格的平等基础上,学生与教师之间相处的氛围是融洽的,目的是一致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尊重、信任下获得学习成就感和生命价值的体验,确立自由的个性;教师能够在学生的合作下完成教学目标,提升教学素养,真正达到以人为本,以教育为本。双方心理相容,心灵互相接纳,形成真挚的情感关系。
教学体系的完善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息息相关,也是营造和谐校园的核心。这就需要学校按照现代教育的要求,让学生学会学习与生活。学习的重点是通过研究学法,改进教学方法。
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教学要注重以网络技术为平台,打造“做中学”的教学形式,培养师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调动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感受,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创新之路,从而达到施教与求知的和谐。学会生活主要是指学校要加强生活实践教育,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另一方面加大科技含量,传授新知识,培养自主、竞争、合作的品质,使学生在学会生存的基础上享受生活。
首先,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在花草树木方面,可以通过完善校园绿化带,为学生学习营造舒适、优雅的自然环境;在建筑设施方面,可以选择引进种类丰富的图书、报刊杂志,对师生开放图书馆,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在校园活动方面,开设科技类的“少年科学院”社团,涵盖3D打印、海模、建筑模型等项目,为孩子树立科技创新、科技引领世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其次,构建和谐班级。通过健全班规班纪、充分发挥班干部作用,一方面规范学生学习行为,形成良好的学风;另一方面使学生在学习与管理的双重过程中全面、和谐成长。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一言一行更是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融洽师生关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摆脱“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放下架子,自觉地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讲究沟通艺术,做到以教代管、以疏代堵、以教育代批评,真正热爱学生,给学生以尊重,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发展,及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掌握学习主动权,逐渐从学生的对立面发展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以及学生生活的沟通者、陪伴者。
人文环境是指能够反映文化现象的条件、布置、设施、氛围的总称,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可以对学生发展产生强有力的影响作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精神的熏陶和心灵的洗涤。在和谐校园营造中,学校要依托特色优势,塑造和优化校园文化精神。利用学校宣传栏或告示栏积极宣传校风校纪,定期开展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又或者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文化背景,渗透中华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责任感。
综上所述,和谐校园的营造任重而道远,面对和谐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学校要立足校本,坚定信念,通过完善教学体系、营造学习氛围、融洽师生关系、构建人文环境,为学生成长与发展创造和谐、健康、积极的环境,增强综合素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