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 蒋梦姣
图像是人类进行交流、互动的主要工具,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被赋予了新的生机,焕发出了新生命的光彩,在表情达意、展现意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美术作为一门以图像为主的学科,教师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指导下,要着力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影响资料、视觉符号等进行观察、识别和解读,从而在联系、对比中,建立对图像的整体认知,感受图像的造型、色彩等特征,理解图像内涵和意义,潜移默化地发现图像识读素养。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识读图像呢?
要想在小学美术教学实施过程中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图像识读,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单一的教学方式,注重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切身体验,积极对比、联系分析图像,探寻图像内涵。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在组织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时候,会根据教学内容,灵或地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
比如,在组织《色彩的对比与和谐》教学活动的时候,我组织了小组竞赛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形式,合作观察教材中呈现的图像,联系已有的学习经验,或生活经验,讨论、分析图像的色彩,总结这些色彩有什么样的特点。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因为学生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会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认真地观察图形,同时就发现的内容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在互动中建构和谐的是班级氛围,同时建立对色彩搭配的感性认知,为接下来深入探究色彩搭配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时候,因为部分学生的自制力有限,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对此,我会将小组竞赛应用其中,引导学生合作总结信息,共享信息,评比哪一组搜寻到的信息更多、更准确,并给予奖励。在竞争意识的驱动下,学生会高度集中注意力,深入观察图像,完成教学任务。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根据传统教学的不足,提出了生活就是教育的观点。我们所使用的小学美术教材,其中收录的基础内容、图像内容都来自生活。而且,大部分小学生在参与美术教学活动的时候,受自身美术学习能力的影响,无法准确地从美术角度观察图像、分析图像、表达图形,影响教学的发展。学生在长期的图像分析失败下,逐渐失去识图兴趣。因此,在组织小学美术图像识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把握美术与生活的联系,使用生活化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
生活化教学方式在图像识读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教学方式的丰富,还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生活经验,在活动体验中理解生活,逐渐淡化美术知识的框架,学会自我发现,自我理解,学会用教育的眼光观察图像,提升识读图像的能力。对此,我在引导学生识读图像的时候会引入生活资源。以“下雨啰”为例,我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直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了下雨场景。熟悉的生活场景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观看的时候,学生自主地走进下雨场景中,把握时机,我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观察下雨景色、分析下雨时由点、线、面组建的不同形状的特点,获取下雨带来的感受。
在学科教学活动开展中有效地应用信息化手段可以说是大势所趋。将信息化手段应用到小学美术图像识读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可以优化传统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尤其在引导学生识读图像的时候,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图文并茂地为学生展现图像形式,将学生带入美的氛围中,让学生自主地发挥想象力和感知力,提升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仍以“下雨啰”为例,该节课的实施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用点、线、面等形状创设出的不同图像,使学生体验到不同的雨和雨中的情景。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前,先利用Photoshop软件处理了搜集到的下雨图片。在课堂上,利用投影仪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看到不同的下雨场景,分析这些图像中蕴含的美术学科要素,并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运用适宜的工具和材料在图片的基础上进行自主表现。如此教学,不仅能可以使学生在识读图像的过程中感受到美,还可以自主地创造美,有利于提升美术学习水平。
游戏是广大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小学美术图像识读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有效地应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直观,还可以有效地点燃学生的参与兴趣,驱动学生切身体验,自主感知,真正走进图像,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感受到图像中蕴含的美。
以“鸟的纹样”为例,在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直观地展现了小鸟形象。驱动学生发挥视觉作用,自主观察,分析鸟的纹样有什么特点。在学生观察之后,我结合这节课的内容,对鸟的纹样进行详细说明。立足学生获取的认知,我组织了拼图游戏,为学生发放了不同的图像碎片,鼓励学生联系所观察到的图像,运用所学建构出不同的鸟的形象。在如此游戏体验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观察图像发现美,还可以在建构图像中创造美。
总之,在组织小学美术图像识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立足图像识读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应用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运用所学,创造图像,从而发展图像识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