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慧敏
(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罗田镇中心小学,江西 吉安 331404)
语文,不同于理科的逻辑性,是一门靠着平时积累而不断提高的学科。小学语文的学习为今后的深入奠定了基础,所以更需要教师对语文教学寻找方法,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的重要性,高效课堂,是大纲要求的,新课标强调下的,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改进的新型课堂。教师应该本着这一大框架,对构建高效课堂这一目标,结合班内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找到合适于本班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一定的提升。
提起语文,传统的方式就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方式单一死板,对学生进行的教学都是源于课本,不能联系学生的实际。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能被动的听,这一老旧的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学生的发展,不能调动对语文的积极性,忽视了语文本身的意义。在这样的环境下的学习效率低,不能满足新时代的学习要求。
每门学科都有其对应的教学目标教学,明确的教学目标对本门学科有指导作用。当今的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教学目标,对语文的教学还是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的,老师一味地进行讲述,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而且对于每堂课的安排还不够明确,教学过程的确定也没有一个标准,导致教学太随意,不足以让学生理解阅读的精髓,学生的学习也就难以达到应有的水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有趣才会吸引带动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兴趣才会有想要进一步了解的想法。对于传统的教学,老师只是一味的讲解,久而久之就会觉得枯燥乏味。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变得很关键,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之相关的生动形象的视频动画,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运用情景与所学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拓展性的思维。通过这样的做法,学生会在语文上投入更多,从而培养语文学习的意识。
例如:在进行关于《我的祖国》的写作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展现祖国各地的美丽风景和雄伟壮丽的古城奇迹,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通过视频资料来全面多层次的展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语言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善于利用语言优势,在课堂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成为现在小学语文老师的追求。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流传至今拥有者丰富的文化积淀,语文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利用对应的事例来验证所讲内容。让学生明白,语文这个学科,是需要不断积累的。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在所有学科中占据优势,这个过程是从刚开始接触文字时就有的,在后天学习的过程中,通过阅读积累,品味其中的深意,并加以自己的注解来理解语文。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避免枯燥的一味分析,不要咬文嚼字式的硬塞,这样会让学生产生腻烦的心理,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李白古诗的学习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道出了诗人思乡之情,明亮的月光撒到窗边,清冷中平添更加深刻的思念之情。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合作意识的培养语文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教学,因此,老师需要探索新的学习方式,在合作中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并且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彼此交流彼此沟通的能力,学生踊跃的参与小组之间的讨论,通过交流来更快的提高理解能力,掌握要点所在。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老师不再局限于自己讲解,而是通过让学生自己讨论总结,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在这样的方式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彼此沟通的能力,在合作养成自主合作的意识,明白合作的重要性,更好的提高语文学习的水平。
例如,在进行火烧圆明园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在开始为学生讲述这段历史背景,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的视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自己的思考,然后安排小组讨论,分享学生对文章的认识和看法,通过讨论,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了小组合作能力。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对于当今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必不可少。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的意识。高效课堂的创建,是当代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的追求所在。老师要着眼于提升小学生对语文的重视程度,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以学生为本,把课堂交给学生。做好这些方面,才能真正创建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