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
(武警指挥学院训练管理系,天津 300250)
新形势下党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高校在这一目标下加强学生军事基础训练。在高校中,军事训练是学会进入学校首先必修的一门公共课程,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品质品格,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推动我国军事教育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改革,传统的军事训练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学生的需求,高校军事训练模式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因此,高等院校要打破原有的军事基础训练模式,对军事训练模式进行创新,让学生可以在军事训练中有所收获。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也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军事基础训练模式逐渐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其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影响学生的军事素质能力提升,阻碍了高校军事基础训练的发展。
在军队高校中,相比于普通高校的军事基础训练是大不相同的,是军事训练课程的一个阶段、应用训练的前提。因此,军队高校的军事训练观念更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但现如今,大部分高校的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认为传统的军事训练思想与方法才是好的,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同时,军事基础训练的内容比较单一,学生学习的比较枯燥,对军事基础训练课程的兴趣不足,影响了高校军事训练的发展。
高校军事基础训练在掌握专业基本知识以及技能之外,还要进行实际的训练,但学校的资金投入比例不合理,导致实际基本训练的条件比较落后。军事基础训练也分许多种,各军种、兵种的训练科目不同,但是由于训练场地有限,在实训课上可能每个同学联系的时间就会压缩,影响了学生的训练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军事基础训练的设备不足,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都可以自己进行联系,使军事基础训练的效果大大折扣。
现如今,我国军事高校在不断进行改革,但是训练管理机制还不完善,影响了学生训练的思想。高校的军事教育制度还有待提高,学生没有处在主要地位,一般是教师督促学生进行训练,并不是学生自己要进行训练。同时,对学生训练的监督管理机制还需要完善,基础训练考核后只有惩罚没有奖励,打击了学生的训练积极性。除此之外,高校的军事基础训练的理论与实际操作都会进行等,但学生的实战训练却是不足,只单纯会使用军事武器。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下,高校学生越来越多样化,军事院校的军事基础训练模式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因此要对高校的军事基础训练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
随着我国国力不断增强,军事方面也在不断进步,高校的军事基础训练也要逐渐进行改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跟随时代发展。军事院校的传统训练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枯燥的训练内容,打击了学生的训练兴趣。高校要改变传统观观念,引进新的训练模式,创新训练内容,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军事基础训练中,才能使学生提高国防意识,有效的推动我国军事的发展。
军事院校是培养我国高素质后备军人的重要场所,因此政府和学校要加大支持力度,创新军事基础训练模式。政府要增加资金的投入,军事高校和普通高校的资金投入比例要合理,军事基础训练落后的设备进行更换,合理利用学校周边空地,提高军事训练环境,才能真正推动高校军事训练的进行。同时,高校的军事基础训练也要结合信息技术,可以通过视频、动画等演示训练规范动作等,开展信息化的军事训练。
在军事高校中,要想对学生的训练进行良好的管理,就要完善军事训练机制,调动学生军事基础训练的积极性。高校要设立监督考核制度,在平时的训练中穿插小测,激发学生的好强心理,提高学生军事基础训练的质量以及效率。同时,学生在考核后可以设置奖惩机制,对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进行奖励,退步表现较差的学生进行惩罚。除此之外,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实战演习,积累实战的经验,结合实战的考核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随着我国军事的快速发展,军队院校的军事基础训练是基本,是军事训练的一个阶段、应用训练的前提。高校要向着“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强军目标发展,提高学生的军事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推动军事基础训练的发展。但是,现如今高校的军事训练模式逐渐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还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军事基础训练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总而言之,高校的军事基础训练是培养学生以作战基本能力为核心的军事素质的基本手段,要打破传统的训练模式,对军事基础训练模式进行创新,促进我国的军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