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呈英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快递改变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了大量的垃圾。根据国家邮政局披露的数据,2017年快递行业包装使用量达400亿件。固体废弃物中,塑料袋达80亿个,包装箱达40亿个,且今年的数据仍在不断上升。超出城市垃圾的处理能力,这些包装垃圾正在以超过45%的增长率影响我们的环境。
(一)包装成本高,浪费资源。为避免运输中破坏商品和缩短打包时间,快递选择包装材料超过商品本身所需的尺寸,在这个“超大”的包装里再塞入大量“无效”的填充物,封包时使用大量的胶带。过度的包装导致包装成本增加,材料的浪费,加大物流的压力,物流成本随之增加。
(二)包装设计存在问题。1、设计应用方法单一。电子商务卖家并非直接的生产者,且经营的商品数量品种多、数量大。卖家很难对一种商品提供针对性的包装,为保护商品就可能过度包装。2、设计只注重包装本身。包装设计仅考虑包装本身的美观,并不考虑买家收货时的状态。
(三)包装材料非“绿色化”。包装材料多样,形势复杂,回收利用困难。1、快递包装的材料主要是纸箱、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塑料袋和气泡袋等。这些包装材料多数是不可回收利用。2、快递包装回收利用所花费的人力、清洁等成本远远高于包装本身,大部分企业都是让消费者自行处理,致使快递包装难以回收再利用。3、行业的恶性竞争,企业为降低成本,选用低廉、污染性大的廉价材料。这些材料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对任何生态系统具有毒性。
(四)从业人员素养有待提高。快递行业员工缺乏基本的包装知识和敬业精神,快递行业也缺乏行业包装标准,工作人员在包装过程中只是按照自己的经验操作,为节省时间和便于操作选择过大的包装和过多的包装材料,产生过多的包装。
(五)回收利用困难。1、没有回收机制。统计表明,我国的包装材料回收率仅20%左右,大部分被运到垃圾处理厂焚烧或者掩埋,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2、回收意识浅薄。大部分消费者没有绿色环保意识,认为包装越多,商品保护得越好,也没有再利用意识,导致成本的增加和垃圾的增多。3、缺乏回收渠道。即使消费者有心再利用,也不知如何处理。
(一)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参与。1、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制定刚性快递包装标准,包装的重量、体积、材料等都要有明确的规定。2、制定推行“推广绿色包装技术”“推行简约化”“再利用”等精细包装技术。3、提倡“绿色快递”概念,探索快递装配、运送、回收再利用一体化机制。4、财政出资,建立回收设施设备,加强快递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二)企业快递包装改革。1、规范包装流程、包装材料和包装工艺,减少包装材料,进行包装改革,降低包装成本。2、从包装设计入手。包装和运输、储存、装卸及流通加工有着密切的联系,能保护商品,便于装卸流通,减少物流成本,便利客户。我们改变传统的包装设计,包装减量化。3、快递企业积极探索回收利用制度,建立回收渠道。快递包装在消费者手中分类管理,便于回收,减少坏境污染
(三)完善垃圾分类标准,让垃圾回收落到实处。尽量少使用劣质、非环保的包装材料,避免降解、焚烧产生的有害物质和废气,造成二次污染。
(四)学习国外的先进方法。美国回收包装企业形成税,日本鼓励包装再生利用、德国立法立标强制回收、法国系统责任分工明确。这些快递包装的管理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
(五)全民参与。面向社会大力宣传废弃包装所带来的危害,普及环保措施,让全民共同监管,共同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快递行业渐渐步入正轨,减少快递垃圾,改善环境,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需要全民加强环保意识,加强快递包装的回收再利用,鼓励重复使用包装,降低物流成本,改善我们的生活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