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燕
(云南省玉溪日报社,云南 玉溪 653100)
在经济新闻报道中,由于经济新闻特有的专业属性,决定了记者在报道中必须全力发挥“解码器”作用,解经济新闻中的专业术语之码,专业知识之码,社会关系连接之码,让大多数普通读者也能读懂、弄通经济新闻要传达的内容和思想,增强新闻可读性,提升新闻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既然“解码”在经济新闻报道中如此重要,那么,经济新闻记者要如何把自己“炼”成一个“解码器”呢?
首先要加强经济学专业知识学习。一个好的专业经济新闻记者,要掌握经济学,货币金融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经济法学等经济学基础知识,掌握了以上知识,基本能满足采写一般经济新闻的需求。现在很多媒体,特别是地市级媒体,从事经济新闻报道的记者大多没有系统的学过经济学、管理学,而是“半路出家”跨学科从事经济报道,专业知识的薄弱,是经济报道的软肋。要提升经济报道的质量,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笔者在《玉溪日报》从事经济新闻报道十余年,虽然在实践中获得一些经济学知识,但是零碎、片断,不系统,在实际运用中深感力不从心,为此,我于2011至2012年,专门参加了玉溪市金融行业组织的金融系统研究生班函授培训,平时则购买大量经济学的书籍来阅读,并长期在喜马拉雅、得到等APP平台购买财经频道知识不断加强学习,年复一年不懈的积累,才从一名对经济一无所知的记者成长为一名财经记者。本部门一名老记者,40岁转岗做经济报道,联系工业口,对工业的认识从零开始,用十余年时间,边采访边学习,硬生生把自己“炼”成了工业经济报道的专家。他采写的报道《易门经验》《1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给玉溪带来什么》《从玉溪制造到玉溪智造还有多远》等文章不仅生动好读,而且深得业内专家认可。其次,要加强新闻专业知识的学习,从采、写、编、评到理论,熟练掌握个中规律,在实践中,将经济学和新闻学知识融会贯通,用新闻的眼光看经济,用经济的视角写新闻。第三要与时俱进,加强对新经济、新概念、新名词、新技术的学习。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新概念、新提法、新名词层出不穷,记者必须快速掌握这些新事物,并内化为自身知识,才能提升新闻敏感度,拓宽新闻视野,才能发现有价值的新闻,成为站在时代潮头的瞭望者,否则,即便是“活鱼”从眼前游过,也看不见,更谈不上去抓。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互联网高速发展,信息传播从载体到手段,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颠覆,传统媒体面临极大挑战,新旧媒体融合势在必行,学会应用新技术来承载新闻内容,是记者必须掌握的技能,就像当年用电脑替代手写稿一样,新技术就是一项新工具,只有学会使用新工具,才能适应新时代。
在经济活动纷繁复杂的今天,经济现象往往与社会、政治、文化交织在一起。因此,经济报道在探索、分析一些经济生活中的新现象、新问题时,要与社会、文化联系起来,从社会、文化甚至哲学的角度来把握和剖析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站在一个较高的视角,透彻明了的搞清楚经济建设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如《玉溪日报》2018年12月10日刊登的《一条乡路的美丽蜕变——从土路到信息路看新化彝乡改革开放40年巨变》一文,记者从描写一条29公里的乡镇道路40年来的变化入手,从土路到柏油路再到信息路,引申到一个地方40年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卫生、居住、生产、生活的变化,描绘了一幅改革开放以来彝乡热气腾腾,欣欣向荣的发展画卷。记者从社会的视觉来写经济现象,文章生动、鲜活,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能否通过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表面现象抓住并揭示事物的本质,取决于记者的政策水平和学识水平,所以,记者除了努力学习经济学知识外,还应该更多地了解非经济方面的知识,跳出经济写经济。
大多数读者不具备经济专业知识,对经济信息中所包含的知识内涵缺乏理解的基础,既难理解这些数据、信息、政策、报告所包含的意义,更难解读这些数据、信息、政策、报告背后的市场因素、社会环境等原因以及未来可能对他们生活所造成的影响。因此,记者在写经济新闻时,首要任务不是真实客观的记录和再现,而是通俗的解读。
所谓通俗,就是尽可能地用普通老百姓能够理解的方式,能够读懂的语言和文字来写经济新闻。如《玉溪日报》2018年5月9日刊登的《玉溪农业经济实现“开门红” 一季度农业增加值增速排名全省第一》一文,记者没有简单的罗列数字,而是选取了在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上获取的一组最有新闻价值的数据(一季度玉溪农业增加值完成18.2亿元,增速排名全省第一),然后,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种植结构调整、龙头企业培育、外向型农业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得出玉溪农业经济取得可喜成绩的原因——是近年来玉溪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提质增效,坚持推进产业升级,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建设之路的结果,文章用通俗的语言对生硬的数据进行了解读,逻辑清晰,形象生动,浅显易懂。再比如对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报道中,《玉溪日报》2018年5月21日刊登的《三产融合激活市场 澄江蓝莓闯出新路》一文,以讲故事的方式,从一户企业入手——讲述了云蓝蓝莓公司以基地蓝莓庄园为基础,大力发展蓝莓生态种植,并形成集加工、观光、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阐释了什么是一二三产融合,解析一个产品在农业、工业、商业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结和逻辑关系,易于读者理解。用通俗的语言、用故事的结构来写经济新闻,比罗列一堆数字和专业术语更容易让人接受和理解,并能给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