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研究

2019-01-13 01:04李玲玲
魅力中国 2019年11期
关键词:培育素养大学生

李玲玲

(商丘学院应用科技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21世纪的一切事业和工程都离不开信息,人类已然进入信息时代。丰富的网络资源给我们带来了重大机遇,但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挑战,因为网络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甚至于有很多的劣质信息。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核心群体,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作何反应,不仅关系其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进步,因此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当务之急。

一、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处于低水平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已知晓通过网络可以快速获取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但是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单一,绝大多数大学生只会通过类似“百度”这样的搜索引擎来获取信息。并且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的信息大部分用于休闲娱乐,而用于提升自我综合素质或者获取跟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的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另外,大学生到图书馆只为借阅图书或杂志,很少有学生使用数据库资源来获取信息,导致很多学生到了大四要写毕业论文时,不知如何使用数据库,不知年鉴、名录为何物,不具有鉴别、筛选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很难搜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严重影响写作进度。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不成系统

当前,各高校的信息素养培育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图书馆和其他的管理或教学部门之间、各高校图书馆之间,就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培育几乎很少有交流或协作,这就导致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培育和其他的专业学科教育之间没有交集,缺少互动。近年来,各大高校图书馆之间已经进入到资源共建、共享的阶段,而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是建立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突破的关键在于,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强各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其他管理和教学部门之间在信息素养培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的发展。

(三)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重视不够

网络社会在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对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的重视是信息素养培育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但是在信息技术使用过程中,一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使用规范,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茫然若失,不能分辨网络信息的真伪,无法剔除虚假的网络信息,缺乏对不良信息的抗干扰能力,不能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进行学习和提升自我。更有部分大学生由于信息道德的缺失,网络自律意识不强,容易迷恋网络的虚幻世界,产生学术不端行为;更有甚者,利用互联网传播虚假和不良信息,获取非法利益,不利于自身的思想道德的发展,也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所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已经刻不容缓。

二、影响大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因素

(一)外部因素

1.学校方面。学校对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水平。学校应根据大学生不同时期的信息素养特点,开展相关的信息素养课程。另外,校园网络的建立、管理规范及防卫系统的完善,也关乎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培育。校园网络应有效阻止不良信息的入侵,并且做好大学生信息发布的监督工作,为大学生创设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

2.社会及家庭方面。社会和家庭作为大学生的主要活动环境,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培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反省能力,能从身边的一些社会警示案例:例如网络电信诈骗、网络暴力等事件中吸取教训,提升自己的信息道德水准。

3.区域经济水平的制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间接的影响着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不同经济水平的地区,其网络硬件设施和专业人才的引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西部高校和地方高校在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校园网络建设方面和中央部属高校之间差距较大,也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培育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内部因素

1.大学生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人们获取所需信息的内在动因,主要表现为对信息的敏感性、选择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信息意识的强弱决定着大学生捕捉、判断和利用信息的自觉程度。

2.大学生信息能力。大学生信息能力由五部分组成:信息获取能力、信息整合能力、信息转化能力、信息评价能力、信息应用能力。大学生信息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构成信息素养的核心元素,大学生信息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信息素养的水平。

3.大学生信息伦理。信息伦理是在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基础之上,对大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能否加强自身网络道德建设,遵守网络信息法规,洁身自好,积极践行网络道德规范,对于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具有重大意义。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的主要策略

(一)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自我培育

1.自律自省,加强自身信息道德修养。努力提升自身的自律自省能力是抵御不良网络信息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首先,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外在力量来进行自我约束;其次,要重视网络道德规范,提升自身网络道德修养;最后,要正确的认识网络世界,加强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防止出现网络双重人格。

2.提高信息判断与分析能力。随着信息检索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效率大大提升,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导致网络信息泛滥乃至过剩,尤其是还充斥着大量的虚假、冗余等无效信息,而大学生好奇心强,分辨能力低,因此要求学生不断提高信息判断与分析能力,学会信息整理和分类,剔除虚假及无效信息。

3.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实现多元化发展。完善、开阔的知识体系,有助于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的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增强信息意识,提高对信息的灵敏度,提升信息检索能力,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因此,大学生应不拘泥于一门学科的学习,应多学科知识都有所涉猎。

(二)高校进行资源整合,创新培育途径

1.完善校园网络安全监管体系。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采取实名制的注册登记方式,实行版主负责制,建立电子公告信息巡查制度,构建规范统一可控的数字校园网络。另外,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加强网络信息道德的宣传力度,构建健康文明的校园风尚。

2.构建科学合理的信息教育课程体系。根据最新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标准,以现代信息化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设立新的教育培养目标,从当前的信息素养课程入手,查漏补缺并将信息素养培育融入教学改革过程中,创新信息教育教学内容。各高校不仅应对信息素养课程进行改革,还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修订对应的培养方案,这有利于不同类型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

(三)完善政府保障机制,创设良好的社会信息环境

1.制定相关政策,完善相关制度,加大资金投入,保障信息培育效率效果。根据信息化社会发展要求,考虑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和大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出台并落实支持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政策,制定符合实际的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政府应加大教育信息化的硬软件资源和资金的投入,将信息素养教育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战略中。

2.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和评价机制,净化网络社会环境。依法加强对网络市场的管理和整顿,严厉打击虚假注册、强制消费、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减少和杜绝不良信息的网上传播,积极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构建网络环境新风尚,净化网络社会环境。

3.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营造良好的媒介环境。当前我国的媒体从业人员呈现出结构单一、整体职业素质偏低、信息传播媒介复杂等特点,他们往往为了一己私利,对网络信息不加甄别并大肆传播,而大学生作为接收网络信息的主要群体,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中,不利于他们良好信息素养的形成。因此,应努力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为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创设良好的媒介环境。

猜你喜欢
培育素养大学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