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实验小学,福建 宁德 355100)
《斋夫自由谈》、《教学做合一讨论集》、《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著作无不倾注了陶行知先生对教育、民族、国家的思想和情感。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位置与作用。从1914年,他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南京汇文书院算起,至1946年在劳累过度中辞世。在短短的32年光阴里,陶行知先生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燕子矶幼稚园、自然学园、儿童科学通讯学校、中国教育学会、国难教育社、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中国战时教育协会、中华业余学校、育才学校、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中国民主同盟、重庆社会大学等机构与协会的重要职务,涵盖了幼儿、儿童、少年、青年、成年等不同阶段的教育。辗转出访欧、美、亚、非等28个国家、为教育与救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此之多的职务与工作,在内忧外患的历史时期,陶行知先生展现了超越凡人的意志与精神。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人生经历,当我们要从先生的身上学习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慎重并规划好切入点,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对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每个人也会有不同的领悟。现在的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与陶行知先生生活的时代已是截然不同的历史时空,许多的事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感动与很多思绪必须放在时间的维度上来考量才能找到纷繁复杂的表象后面的真谛。先生生活的历史时期中国教育尚处在启蒙阶段,国家内忧外患饱受战争的苦难,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温饱线下徘徊,太多的迂腐秀才,只会死读书,还一味的清高自诩,先生是恨透了这种社会现象,他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内容是以文字为中心,是以与生活脱离的无用知识为中心,不能真正培养人的生活能力。因此,陶行知先生一针见血的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教育思想,对中国现今教育影响深远。站在现阶段的历史时空里回味“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教育思想,一点也不会因为时间的改变而变的“过时”,相反更让我们看到先生的“超前”。
我们现今的时代相比先生的所处时代有了太多的资源与自由,而每个时代的教育所要面对与解决的问题也各不相同。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先生对教育目标的洞察深刻而精准,超越了时间本身,具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像一面镜子观照与校准着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与实践。
当年,先生留学归来,心里就像装了一整个春天,满心雀跃地想把这份美好撒播。然而回国之后的现实,却让他无比失落:战火的残酷;阶级的分裂;民族的苦难,重重的压在先生的心坎,打破教育的阻隔变成了陶行知先生身体力行的改革与实践。“陶行知不仅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教育家,也是一个勇敢的出色的反法西斯斗士。”泰戈尔对先生的赞美强烈突出了陶行知敢于打破阻隔的精神。无论是开展平民教育还是乡村教育运动,无论是推行国难教育还是战时教育,也无论是提倡全面教育还是民主教育,他总是把教育与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强大、民众的幸福紧紧联系在一起。他的大教育观,表现在三个“打破”:打破学校与社会的阻隔,提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使学校向社会开放,构建大的教育系统;打破个体教育时限的阻隔,提倡终身教育;打破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间的阻隔,提倡教学做合一。这三个“打破”又聚焦在全面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
从先生的话语与实践中我们深刻的体验到了教育的艰辛与不易,一次次的打破与突围,伴随着新的阻隔,像极了现今的教育改革,一轮又一轮的教育改革解决了旧的阻隔又必然有新生的阻隔不断出现,唯有一次次的打破才能推动教育的向前发展。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爱满天下”,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思想、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们很大的启示。陶行知追求的教育,是一种真实的,由内而外的爱。这也很好的呼应了育才学校的校训: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先生以一颗奉献的心,撑起一片爱的天空。“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先生的只言片语中去感悟对教育的情感,学习先生的教育之心,方能潜心教育,宁静致远。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是彼此遥相呼应血脉相连的,单独拎出来片面的解读与理解都会有所偏差。与时俱进、打破阻隔、真情付出,成就了独特的陶行知,影响深远,激励后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先生的时代成就了先生的历史意义,同时也限制了先生的追求。今天,唯有当我们融会贯通地去学习陶行知精深的教育思想,从时间的维度来深刻领会先生的教育思想,才会发现之前的许多理解上的偏差。重新细细研读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的阐述,设身处地去感受,身临其境去尝试,才有真知,才有创新。用先生的形象比喻:“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中国的教育也须从行动开始,而以创造为完成。对先生的理解是起点,对教育的追求与期望是终点,我们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