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有洪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泸溪思源实验学校,湖南 湘西 416100)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有了兴趣,不仅能使人精神振奋,情绪饱满,而且对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进行创作性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反,没有兴趣,强制性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没有兴趣的学习,就不会有智能的灵感,就不会有创作和发现。
有效的激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教学的高标准要求,数学课堂如何激趣,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重视。
下面,就结合教学谈一谈数学课堂激趣的几种常用的策略。
“好胜心”是每个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对激发学习兴趣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在口算时,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在回答问题时实行抢答,看谁最先回答出来;在进行简便运算时,看谁的方法最简便;在解答难度较大的题时,看谁最先解答出来;此外还可在每期适当地进行一次数学竞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学生便在紧张、刺激的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到了进取之乐。
小学生年龄小,主动学习意识不强,但同时具有强烈的好奇感和好胜心。基于这个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实际精心设置疑问,制造悬念,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讲《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时,不要一下子就把“3的倍数的特征”告诉学生,而是先让几个学生随意说出几个整数来“考”老师,老师立即做出准确判断:哪些是3的倍数,哪些不是3的倍数,并让学生当堂验证。当学生发现老师的判断十分准确时,感到非常惊讶:老师真神!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答案呢?这时,学生的好奇心个个都被激活了,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此时,学生再也坐不住了,求知的欲望高涨,这就为下面上好“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课,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地创设和谐、愉悦的求知情景,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循环小数》时,可以采用故事导入: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兴趣被挑起来了,跟着老师一起讲起故事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此时再提出“循环”的概念来学生就能很容易地接受了。
练习是使学生掌据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课堂练习设计要充分地利用学生好奇爱动、争强好胜的心理,适时地安排一些游戏性的练习,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在教学“2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两道题:( )+( )=15;( )=( )-3等,先通过看谁找的答案最多,让学生比一比谁更聪明。然后找学生汇报结果,我对每种答案及时评价,给予鼓励,让学生体验创造性解题的乐趣,进一步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这样设计既能够引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能得到自我评价、自我表现的机会,充分说明巧设练习可以达到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而教材的知识是“静止”的,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教师创设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把“静”的教材内容转化成“动”的外部活动,让学生参与获得知识的全过程,尝到探求知识的乐趣,把外在的兴趣引向内在的兴趣。如教学“环形面积”时,先让学生画一个半径4厘米的圆,在圆内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小圆,剪去,同时启发学生:“看谁能剪出多种不同的形状?操作过程中学生画得仔细剪得认真 ,同时又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通过联想、观察、比较、分析几种不同的画法,使学生深化了对环形的认识。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表述,再动脑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由“动”生“趣”,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氛围浓厚。同时,探求的成功又让学生滋生出更浓的兴趣,形成了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开拓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又能使课堂教学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气氛,从而使学生乐学,主动地学。例如:在教学《亿级数的读写法》时,可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地图上面有各省市的土地面积,可以根据地图上面积的数字来教学亿级数的读、写法,而且通过地图,学生可了解到中国有这么多个省市,又能直观地对比哪个省市的面积大或小等。
当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远不止这几种。但,不论我们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坚持做到如下三点:
第一,给学生一个自己的空间。
独立思维的空间,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生能回答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回答,学生不能回答的,也要循循善诱,不能包办代替。
第二,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选择是多方面的。
一是认知过程中的选择。掌握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权,让他把相关材料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他得以超越现象,发现规律和联系,使信息不致于流失,从而获得新的领悟。
二是参与过程中的选择。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做到人人参与,双向交流,教学共振。
第三,给学生一个展现的机会。
一是展现个性,如开设“学科沙龙”;
二是展现能力,如编导课本剧;
三是展现学业成果,如举办小发明、小制作展等,让学生在得到展现的满足中认识、规范、评价和发展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