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019-01-13 08:46:35刘丽丽
魅力中国 2019年29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环境监测环境保护

刘丽丽

(国家能源集团准能矸石发电公司,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0300)

环境保护在我国政策和制度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环境保护部门涉及到我国教育部门、技术部门、法律部门、经济部门等一系列可以影响环境保护的因素。同时,环境保护任务也需要一系列部门进行协助,降低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为实现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人类应该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对生活环境更加环保和健康。要关注环保部门,积极创新公众参与环保模式。但是现今工业化深化程度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人们更是在生活中体会到自然环境恶化。

一、自然环境恶化的具体原因

(一)环境保护法律监督力度有待完善

环境保护制度自创立以来都未与法律监督有效结合,没有法律监督环境保护力度犹如一张白纸,无法保证有效落实且没有可行性。所以加强法律监督是加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模式的首要选择,根据对有关地方政策实际情况调查发现,偏远地区甚至没有与环境保护制度相对应的法律制度支持,在落实环境保护制度时比较艰难。其实,我国整体对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模式上没有制定具体法律制度,所以即便环境保护模式已经完善有待推广,但是在没有法律支持和监督的情况下无法有效落实下去。

(二)社会参与环境保护模式

环境保护模式的关键是公众的参与。在公众参与度较高的情况下,环境保护工作能够实现其实际意义,保证在工业化程度逐渐加深的情况下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但是,根据环保工作的实际情况,公众参与的环保模式尚未得到公众的积极参与。人员组成方面也没有达到相对规模,环境保护模式更是无法在大范围内推广,所以在公众参与度低的情况下,环境保护工作在公众参与模式中的真正含义无法体现。所以,我国应该大范围对社会公众普及环境恶化对人类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以及严重性,让社会公众能够意识到完成环境保护任务的迫切性,加强参与环境保护工作,为中国创新公众参与环保模式提供支持。

(三)环境保护模式政策有待完善

为确保公众有效参与环境保护模式,中国应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合理优化和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模式体系的各个方面。为有效发展环境治理奠定基础。事实上,公众参与环保模式体系主要是由有关政府部门制定,虽然公众参与可直接影响环保工作的落实,但是起决定影响的是政府部门制定的环境保护制度。这种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不利于实现环境保护工作的最优效果,因为政府相关部门有可能存在管理方面的弊端,因此,中国应该在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模式上进行创新,摒弃传统模式的缺点,实现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模式的现实意义和最佳效果。

(四)社会公众无法适应快速新型环境保护模式

在政府有关部门支持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模式的背景下,公众是整个环境治理工作的主体。社会公众是环境治理工作扩大推广范围以及治理成效的最终体现,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建议在环境治理工作过程中建立民间环保组织,能够有效为扩大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模式的推广范围及推广力度,让社会公众在环境治理工作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主体地位。但是随着政府制度不断优化和推广,在民间的环境保护组织无法跟上政府制度更新的脚步,由于组织的自发性和资金短缺,民间社会组织无法发挥重要作用。所以结合实际情况,发现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虽然是环境治理工作推广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其存在各种原因导致发展缓慢,无法对环境治理工作实施有效支持。

二、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建设,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只注重发展地方经济,从而忽视环境的保护工作,致使出现先发展,后治理的错误路线。环境保护不到位,必将会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因此,针对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仅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以及全面的环境监测工作。环境监测在为环境保护提供有效援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环保工作效率

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环境监测可以有效提高环境的治理进程,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及时对周围环境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潜在的污染源,较好的对环境进行治理,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以及经济成本。同时治理的效果更加的明显,避免出现在治理的过程中又有新的污染源出现。在环保工作中,要想全面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就要准确把握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污染程度,有关部门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因此,在对周围环境进行有效检测时,检测输数据可以较为准确,真实的反应被检测对象是否存在污染现象。

(二)环境监测可以促使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保护的意义不仅在于及时有效地处理自然环境中的污染,培养大众,培养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避免人为破坏环境的情况。同时,有效实施环境监测还可以积极促进人们参与环保工作,从而拓宽了环保产业的群众基础支持。目前我国的淡水资源日趋紧张,如果在不及时对其进行有效治理,我国的淡水资源即将面临枯竭的状态。水资源是人们不可或缺的资源,必须对其进行有效治理,解决目前最为严峻的状况。中国十大水系统中有一半以上受到污染,其余水质仍然很差,不适合人们使用。因此公众应重视环境保护,积极投资保护水资源。

(三)为突发性污染提供有利帮助

突发性的污染是最难治理的污染,产生突发性的污染情况,特别是在化学工业中,这种突然的污染很容易产生。那么,鉴于化学工业中突然的污染情况,有必要提前做出适当的应急措施。如果污染源一旦出现扩散的现象,必将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极大的伤害,周围的环境以及牲畜都会有所影响,污染的突发性,导致在对其检测上存在较大的障碍。如果在突发污染的情况下提前进行环境监测工作,可以及时掌握污染源的实际情况。通过及时掌握污染情况,相关部门以制定有效的治理方法。此外,它对未来的污染事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在此基础上,在化工行业,要做好相关环境监测工作,做好长期的环境监测,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性环境污染问题。从而使人们进一步改善环境保护工作的安全提供有利地保障,从而解决在发生突发性污染出现时,能有较好的应对策略,以及良好的解决办法,争取将污染损失降到最低,保证环境保护工作长期有效的发展。

三、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一)对环境监测的技术进行创新

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保部门的工作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创新环境监测系统,我们就能更好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环境监测在节能环保科研,工艺改革和环境监测方面的新产品开发。做好该领域的环境监测,对促进科学研究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当存在污染问题时,我们的监测系统能够快速检测,如果分析准确,环保部门可以在完全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二)完善环境监测预警系统

环境监测问题不容忽视,一旦出现污染现象,比将会导致到面积的污染扩散,所以检测人员更加要负责对待自己的工作,完善当前的监测系统,建立健全当前的规章制度,敦促环境检测人员都严格按照环境监测规章制度执行。对技术人员定期组织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

(三)建立国家级的监测网络

我国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如何处理环境问题。首先,监控系统非常智能,可以监控水资源,空气质量和噪音。另外,为了使工作更加明显,可以在国家层级管理,分为省、市、县等。通过一个全面的系统,我们的工作效率将大大提高,它将有助于解决环境问题,更有针对性,以便我们可以制定更合理的环保计划。

四、结束语

我国对环境的检测问题不容忽视,目前环保形势严峻,环保领域任务和压力显著增强,必须对环保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保持清醒认识,坚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全力确保环保形势稳定。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对其进行良好的治理。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环境监测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 08:01:00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绿色中国(2019年13期)2019-11-26 07:11:00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电子制作(2019年19期)2019-11-23 08:41:54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公民与法治(2016年4期)2016-05-17 04:09:15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福建轻纺(2015年3期)2015-11-07 02: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