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雁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安肃镇迁民庄小学,河北 保定 072550)
创设合适的环境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学习环境。一般情况下,学生对于一些相对新奇、有趣的事物较感兴趣。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或故事童话等形式来引入课题。在情境教学中,学生就会逐步提高课堂注意力,进而将自己融入到情境之中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积极的思考。例如,在《角的认识》一课中,教师可以以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三角形的物体为引入,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说出生活中三角形的存在,指出实物的哪个部分是三角形的形状。通过“动脑找一找、动口说一说、动手指一指”的活动让学生把书本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又如,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时,笔者创设了一系列让学生体验的情境:1.让学生用卷笔刀削圆柱形的铅笔,要求削到铅笔头很尖为止。2.告诉学生:没有削的一段铅笔是圆柱体,削好的笔尖部分是圆锥体。并提问:请观察圆柱体和圆锥体有什么关系呢?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形成探究问题:圆锥体的体积如何计算呢?求圆锥的体积该从何入手呢?3.在讨论后形成共识:圆锥是圆柱的一部分,它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有关。4.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有何关系?5.做实验,探究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从而得出圆锥体积计算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生不仅在体验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教师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这样,既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如,学生觉得1秒的时间太短暂了,根本做不了什么事。笔者马上利用课件展示:飞机每秒约飞行250米,喷气式飞机每秒约飞行500米,卫星每秒约飞行8000米等等。当一连串的图片和数据出现时,学生们露出惊讶的神情。这样的体验活动给学生带来了不少震撼,他们对数学知识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又如,在学习“统计”之后,可设计一些调研活动:调查居民使用塑料袋的情况,并结合环保知识加以分析;调查学校营养早餐学生就餐的情况,并分析卫生、节约等方面的问题。再如,学习了“比例尺”之后,可让学生试着画学校平面图、家庭平面图等,让学生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进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各种各样的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是经常被采用的,而且是比较简单,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一种学习方式。可以说,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形式不但是学生展现自我、树立自信的舞台,同时也是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合作学习的模式中,每位学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教学环节中,进而真切地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获得一定的知识及经验。当然,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一定要事先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问题和教学环节设计,对于一些学生能够单独进行并且能够很好地解决的问题,就无需相应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此外,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模式设计时应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并且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学生对学习小组具备一定的集体荣誉感,进而使得小组内的合作实现效益最大化。例如,在《角的认识》这一课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折一折、比一比、做一做”的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时的合作积极性。首先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一定数量的小组,比赛竞争看哪一小组折出的角较大。通过这一问题的解答,让学生逐步了解角的大小取决于何种因素。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将角边进行收拢及叉开动作,使学生逐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张口有很大的关系。
“激励”是课堂教学中不可轻视的重要手段,有人这样说过,对于孩子,鲜花比鞭子更有效。事实证明正是这样的,仅仅用斥责和训斥并不能使学生克服不良行为,而如果教师用赏识和赞许的目光却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学生才会不断摒弃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比如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特别是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们要循循善诱,帮助和引导他们找出失误原因,并鼓励赞赏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进取意识。对待差生,我们要放下教师的架子,蹲下来和他们友好交流相处,关心他们,使他们看到教师的真诚和善意。对于学习上有一定困难,课堂上通常很难完成学习任务,以致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对他们提出一个最低要求就是完成最基础的作业题,只要他们敢于在课堂上展示,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如在作业本上批上“有进步”“有提高”“再努力”等评语。课堂上,在小组展示这一环节,课前笔者和小组长沟通设计一些最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并展示,当他们回答出所要求的问题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你回答得真好!”“你有进步”,如果学生一时回答不上来或回答得不完整时,也不否定,而是面带微笑,向他们投以信任的目光,给予引导、鼓励:“再想想,你一定能回答的”等等。使学生感到教师时刻都在关心着自己,明确自己在班上的地位,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有关研究证实,由自己去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是理解和印象较深刻的一种学习途径。而在实施新课改及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相关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自我进行知识的探索无疑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目前,也只有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才会有更深刻的体验。课堂教学中,对于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应通过对教学方法的转变来进一步保障他们的听课质量,而对于一些基础相对较好的同学,教师也应给予他们一定的自我发挥的空间和机会,进而使他们达到提高自我的目的。
总而言之,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只有参与的比例高了、参与的主动性强了,学习的效率也就自然的提高了一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