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秋芬
(四川省南部县伏虎中学,四川 南充 637300)
初中语文学习阶段处于学生学习阶段的中间阶段,下接小学,上接高中。为了学生能够进入一个更高层次阶段的学习,所以在初中阶段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是十分必要的。写作能力是衡量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指标,下文将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必要性进行详细论述。
对于语文来说,初中阶段词汇知识较为基础,基本上没有难以掌握的字词,学生掌握相对容易。对于古代文言文知识来说,也只是进行简单的诗歌背诵和翻译,也没有很大的难度。然而,对于写作方面来说,一部分学生语感较弱,语言组织能力不强,写作能力的薄弱也影响到阅读能力,影响到语文成绩的提升。
另外,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文本思考能力的一种集中性的体现,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素质教育的推行,越来越要求学生要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基于扎实的语文功底,体现了学生对积累素材的灵活应用程度,是衡量词汇储备量、语言组织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应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
写作是作者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是一个人的独特感受能力。当学生进行写作时,学生会按照自己对事物的体悟进行创作,情感上也会因人而异。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要尊重学生的独立认知,对中学生写作方面的指导,不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停留在范文的讲解、固定的写作格式以及相同模式的情感表达上。要培养学生针对的对自己的经历有感而发,运用一定的语言词汇,对内心感受、事物认知作出独立抒发,以此来做到写作能力的提升。
教师在规定写作题目后,学生便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写作,学生写作出的文章出现偏题、离题是较为常见的,因此教师帮助学生能够较好的对文题进行一定程度的理解,引导学生完成写作对题目的解读是很有必要的。
教师在写作训练中,进行话题作文写作是较为常见的。虽然话题固定,但是,每个学生对命题的理解、文章构思却有所不同,在此时,难免一些学生创作思路会偏离写作要求,情感价值观表达有误。所以,教师在规定写作题目后,要帮助学生进行解题,使学生对文章题目产生正确的理解,得到较为全面的认知,对写作题目的立意方向作出正确的规划。例如,在一作文写作中,以感恩母亲为话题,对于学生来说母亲是一个常见的话题,学生十分熟悉,然而要写出十分符合题意的文章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在规定话题后,教师通过启发式教育,向学生提问“母亲在生活中哪些关爱自己的表现?”通过这个问题,学生们开始畅所欲言,学生都对此表示自己的看法,教师对价值观稍有偏差的学生进行引导。这样之后,学生了解到自己母亲对自己所做出的奉献。然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知道自己在现在年龄段可以做哪些行为回报自己的母亲,从而产生真挚的情感。通过对文题的解读,学生有了一个良好的写作准备。
部分学生在进行写作时会出现长时间无法进入写作,字数达不到规定要求,内容空洞,文章可读性较低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写作素材积累不足。初中生的课余时间相对较多,能够进行灵活的安排。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积累写作素材,拓宽自己的视野,教师可以规定时间安排阅读。对于阅读内容方面,教师可以自行提供阅读材料,但是阅读的材料教师应该进行筛选,提供一些阅读价值高的资料。另外,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名著进行阅读。
对于缺乏阅读兴趣的学生,教师应该了解这些学生对阅读的看法,根据学生的特点,找出此类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找出相关阅读材料提供给这些学生,帮助学生增加阅读量。
另外,教师要让学生进行阅读笔记摘抄整理,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搜集写作素材,也可以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的能力。通过素材的摘抄整理,学生可以对优美的词汇、句子进行积累,写作的时候,达到文笔优美,有素材可写的目的。
在对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规定学生的写作思路,要学生进行范文式的模仿,也不能单纯地进行写作知识的讲解,这样课堂必定相当乏味,从而会让学生失去写作的兴趣。教师在对写作进行教学时,要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多角度的构思方式,注重初中生想象力的培养。例如,某教师与学生完成对部编本七年级教材最后一单元学习后,因为此单元是以想象为主题进行编写的。所以,作文练习也是围绕着想象来展开。此教师在写作课上,在要求学生进行想象作文写作时,并没有规定写作题目,而是自己出了一句话,然后要求学生按照逻辑性,接着教师的话延续下去,通过接话的形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故事的汇编。通过此种方式,提高了学生课堂写作的参与性,开阔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并增强了趣味性。
初中生由于生活阅历有限,虽然积累了一定素材,却在表达情感上有所欠缺,难以打动人心,很难通过字里行间自己最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来。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好周记,记录自己的生活,把有感触的事件记录下来,定期翻看,通过此种过程,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知,把情感注入到写作之中,文章有了情感才能变成好的文章。
总之,写作能力不仅仅涉及到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也是学生思维模式以及情感方式的表现。教师在平时授课中,要引导学生提高写作的自觉性,注意积累写作素材,改变原有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写作,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