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刚
(厦门市湖滨中学,福建 厦门 361000)
近几年来,新课程改革,一些传统的教学观念受到挑战,微课应运而生,逐渐进入高中课堂。新的教学模式的产生,对教师而言,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如何运用好微课,将微课的优点与课堂有机的结合,如何利用微课来提高生物课的课堂质量,如何把握运用微课的一个合适的度。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利用微课是应当先解决的问题。
微课是运用信息技术,给学生们呈现碎片化的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不同于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它更加多元化可以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微课是由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构成。微课的核心是课堂上的教学视频。微课的时间较短,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通过简短的教学视频,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了解到本节课的重点。所以说微课的另一个优点是教学内容少,但重点突出,让学生可以轻松的把握学习的重点,节省学生学习的时间。微课的发展十分符合当今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趋势,对教师来说,微课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认识微课,学习使用微课,将微课的优点最大化的体现在自己的课堂上。
在传统的生物课堂中,生物知识较为抽象,教师在讲解起来不过是照搬课本上的的定义,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从而打消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缺少了积极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课堂互动就会随之减少,久而久之,课堂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提高课堂的质量。例如,在学习分子与细胞时,学生并没有见过真正的细胞,所以在学习中会觉得学习内容十分枯燥,抽象。这时候,教师一遍遍给学生们分析定义,效果并不是最佳,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们播放一些细胞活动的动画,和细胞结构的图片。听觉效果远不及视觉效果更能让学生记忆深刻。通过课堂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细胞活动的过程以及细胞的构成,从而增加课堂的活力,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学生的求知欲是促使他们学习的根本因素,因为有了求知的欲望,才会有主动学习的兴趣,学习起来才会事半功倍。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师生之间的配合才会更加默契,生物课堂的课堂质量也就随之提高,微课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有许多教师过分依赖微课,将微课与教师的身份发生互换。在一节生物课上,教师将网络上下载下来的课堂教学视频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跟着微课学习,而自己没有任何备课,也不再给学生们讲课。这样的做法,就是教师没有适度的使用微课,认为微课视频讲解的清楚自己就不用再给学生们讲解了。其实不然,无论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视频都不能完全代替教师,课堂上师生互动的环节也是优质课堂的重要一环。所以在使用微课时,教师要把握一个度,微课的出现并不是给教师“偷懒”提供便利,而是为了通过科技的力量,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生物的魅力。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有设计的教案,提前备好课,并下载相关的课堂教学视频,让学生们直观的,全方面的学习生物。课堂教学视频不是课堂的主体,而且辅助教师教学的一种工具,如果教师不能把微课的位置摆正确,那么则不能很好的发挥微课的作用。
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答疑,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来解决更多的问题,所以在微课的设计上,要立足于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思路来展开内容。所以教师在微课的设计上,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的兴趣点和疑惑点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系统的整理,并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通过一个个小问题的解决来达到学习本堂课的目的。教师在设计微课中,往往会以自己的观点来设计,并参杂一些理想化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思路听起来十分优秀,但实施起来就会遇到各种情况,从而导致达不到想象中的课堂效果。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摆正自己的角色,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领者,辅助学生学习的,所以教师在设计微课时,要立足于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微课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学习内容的难易度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匹配,才能发挥课堂的最大效益,微课的优点才能被发挥出来。
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准备大量的准备工作,例如教学的设计、准备练习测试,选择教学资源。其中选择教学资源是十分重要的一项。由于微课制作简便,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微课的制作者、研发者。这就导致了微课教学资源中水平参差不齐,其中更是不乏浑水摸鱼的现象。为了更好地运用微课教学资源的有利价值,教师要在备课的过程中有所取舍,将更优秀的教学资源筛选出来供学生们学习,保证一些无关的教学资源不会打扰到正常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重塑教学资源的价值导向作用。
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微课的应用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生物,感受生物的魅力。微课可以提高课堂的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主动性,对生物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学生对学习生物有了兴趣,则会对生物课堂的参与度更高,提高师生互动的频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但在使用微课时,教师也要把握一定的原则,不能过分依赖微课,微课只是辅助课堂的一种工具。在微课教学资源的选择上也要遵循从优原则,筛选出更多优秀的教学资源供学生学习。微课教学生动地将科技技术与传统的生物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更加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