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英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一)取得的成绩
1.贫困人口大幅减少。2012年到2017年,中国贫困人口减少近7000万,相当于每分钟至少有26人摆脱了贫困;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贫困县数量实现了首次减少,减少了153个。创造了中国扶贫史上的最好成绩。
2.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增加。2014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610元,为全国同口径的65.30%,比2011年提高了8.20个百分点,实现了连续三年增幅高于全国,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继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011―2014年为例,贵州、云南、四川、湖南、广西、河南六个贫困省(区)生产总值合计,分别增长62.80%、55.70%、54.50%、51.40%、49.40%、46.20%,明显高于全国36.30%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幅。
4.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新建农村公路124.12万千米,贫困地区累计解决7852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354万无电居民的用电问题,完成1565.40万农村贫困户的危房改造。
5.公共服务明显提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免学费政策,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覆盖;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人数,从2012年的1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5万人。贫困地区新农合参保率达98%以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二)存在的问题
1.贫困规模大,贫困程度深。目前,全国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单一片区县24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92个,贫困村12.80万个、贫困户2948.50万个、贫困居民7017万人。贫困居民超过500万人的有6个省(区),全国重点县和片区县的贫困发生率平均达22.10%
2.地区内生力弱,返贫风险大。贫困居民受教育程度低、健康水平低的;贫困村内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其中70.8%的村还没有集体经济。贫困居民致贫因素较多且交织叠加,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突出,缺资金、缺技术普遍,因灾返贫、因市场风险返贫常见。
3.区域性特征明显,基础脆弱。现有贫困居民主要分布在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贫困的区域性、整体性特征明显。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偏低,市场主体发育不足、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产业发展处于价值链低端。
4.思想消极,落实不到位。部分地区扶贫假大空、扶贫政策不落实,不把脱贫攻坚摆在首位,部分干部“思想贫困”“作风贫困”“方法贫困”,以及“理念功利化”“指导军事化”“管理工厂化”的苗头渐现,阻碍精准扶贫落实。
精神扶贫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关键,精神脱贫是实现彻底脱贫的决定性因素。只有贫困思想的转变,认知的改变、思想觉悟的提高,才有落实扶贫工作的基础。习总书记强调:“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如果扶贫不从思想上进行正确的引导,不能树立强烈的脱贫愿望,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
(一)精神扶贫让贫困户树立脱贫意识
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思想观念转变。积极支持配合政府扶贫相关政策,竭力为自身脱贫事业而努力奋斗。从传统的破罐破摔消极思想里走出来,看到脱贫的现实意义,感受到贫困的落后。
(二)精神扶贫充分调动贫困者脱贫积极性通过脱贫思想教育,鼓励贫困户在积极寻找外力扶贫的同时,也不能养成外力的依赖性,要保持积极性不断强化自身内力修为,在思想上正确看待贫困,摈弃“等靠要”的消极,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斗志,主动学技术、找门路,用自己的双手摘掉贫困帽。
(三)精神扶贫养成良好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通过精神扶贫的思想洗礼,让贫困户获得脱贫思想的转变,亲穷厌富的心理变化,提高自身修养和精神觉悟,促使邻里和谐、地区和谐、社会和谐。
为推行“大党建统领大扶贫”。当层层开会传达,以及办培训班都不足以解决脱贫攻坚战的迫切需要时,深入乡村的讲习所——经常的随时随地的讲习互动,就显出特有的优势来了。
开办新时代农民脱贫攻坚讲习所,就是要讲透各级扶贫政策、讲清脱贫攻坚思路、讲好农村发展方法,让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干有方向、干有激情、干有成效。
(一)讲习接地气,易被接受。
农民讲习所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讲道理办实事,对群众扶志加扶智,激发其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二)讲习具有实用性,易被传播
农村群众最讨厌形式主义,最欢迎的是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实用性强的东西,因此讲习所结合农民心理,请技术专家、农技能人、致富带头人等去给老百姓讲实用技术,将产业发展的思想和经验带给农民,指引和激发其想干敢干的积极性。
(三)讲习具有针对性,利于解决群众具体困难
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是基层干部服务群众的一个基础平台,是解决群众生活生产困难的地方。讲习所讲习内容不是书面晦涩难懂的大道理、复杂的高科技、不着边际的空设想,而是实实在在的农民切身需要的知识,经验,办法。非常利于农民实际困难的解决。
精准扶贫是一场长期而艰巨的新时代革命,精神扶贫作为其脱贫思想基础必须大力推进深入实施,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是农民学文化、学技能、学技术的基地,农民讲习所在知识层面武装农民,思想上升华农民,觉悟上提高农民,方向上指引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