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跃
(湖南邵阳市绥宁县寨市苗族 族乡学校,湖南 绥宁 4226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使用该教学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合理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帮助学生更加清楚地掌握数学中的难点知识和关键知识,有效地提升了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此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帮助学生显著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在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问题导学法的概念。问题导学法又称为“设问教学法”和“问题情境教学法”,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紧紧围绕组织引导学生自学求知展开教学,避免采取大水漫灌和填鸭式教学。淡化教师知识传授的职能,转而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作用上改变,促进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令其在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之中,不断增强学习的成效,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问题导学法的主要显著特点是其本身具有很强的引导性、情境性和规划性,教学目标特别强调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因此,该方法的核心在于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符合教学目标需求的问题,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拓展他们的思维,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问题导学法可以高效地帮助学生复习所学内容。教师在应用问题导学法时,一般是以课堂提问的形式进行的,教师会根据前一阶段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在课堂表现或作业中反馈的知识薄弱点设置问题,让学生在开启新的学习内容之前再回顾一遍之前所学。这种用提问来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可避免教师一味口述或让学生自主研读笔记时学生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情况,让学生在与教师的热烈互动中保持思维的活跃,可高效回忆起之前的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在设置问题时进行一定的拓展,顺便引入后面的学习内容,做好不同章节知识的衔接工作,有利于初中生数学思维的完善发展。
其次,问题导学法可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中生在跟随教师进行问题导学式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会逐渐熟悉数学问题的设问思路,并习惯于在问题探究中思考数学知识。在这种反复的思维训练中,学生在遇到实际的数学问题时,也会快速动用相关思维,准确地把握问题要点,将数学理论知识高效的运用到实际生活问题上,实现学以致用。
合情合理的数学问题是问题导学法的基础,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注意为问题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初中生能够从该情境中得到具有现实意义的指导,进而在问题的引导下对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在生活中的相关场景下也可熟练应用。提问一直都是一门高深的艺术,过于简单或困难的问题都会对课堂教学产生反作用,阻碍学生数学思维的建立。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可采用生活化的设问方法,将数学问题放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熟知的情境中思考与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一次函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为相应的问题创设生活化情景。在帮助学生有关分段函数的研究意义时,教师可以水费的计算规则作为解题背景,通过水费的阶梯计费规则,让学生了解该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形式,同时也使学生对环保这类社会热点问题有一定了解,促进其个人素质的综合发展。
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中,针对性可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对具体的知识点进行设问,而不是宽泛地让学生回答综合性强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应做到问题考查的内容符合学生实际,即教师应针对学生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重点设问,而不是盲目地选取教学内容中的重点进行设问。例如,在学习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图形的相似》这部分内容时,图形的相似性判定条件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易出现理解偏差的难点,教师在设问时,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将这部分的所有内容都设置成问题,而是根据学生普遍未能掌握的几条性质进行着重讲解,并围绕该形式进行单独设问,突出重点。
问题导学法不仅可用于课堂教学,其在引领学生预习与复习方面也有优于常规模式的效果,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编写相应的问题体系,制作导学案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解决教师设置的问题时,不仅可以通过问题寻找到课堂学习的重点,也可进行针对性地自查,筛选出自身在数学学习上的弱点,总结出自身的不足并可在课堂学习时有目的地听讲或向教师提问。久而久之,初中生不仅可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并可掌握完善的自主学习方法。
综上所述,问题导学法是一种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良好互动的教学方法,其在巩固学生所学与提高初中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也具备良好效果。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妥善应用该教学手段,首先,为保证问题的有效性,教师要为每个实际数学问题创设合理的情境;其次,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注重题目的难度与学生的能力水平相契合;最后,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一套自我考查的问题体系,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