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初探

2019-01-13 02:03:25徐丹
魅力中国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法治创设

徐丹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乐治中学,贵州 毕节 553300)

情感教育是与认知教育相对的概念,情感教育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妥善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情感与认知的关系,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通过情感交流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和发展学生丰富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使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的教学方法。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情感教育的现状

具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缺乏情感因素。

既然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要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就是需要教师从道德和法治的角度,不断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根本就没有将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是只关注考试分数,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理论化的知识,学生对很多知识和内容了解不够透彻,不利于道德品质形成以及法律常识学习。

(二)学生存在厌学情绪。

从根本上讲,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是为了从道德与法治的角度,让学生懂得尊重社会的公序良俗,懂得遵守法律并用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但是就因为教师一味地说教和灌输,使得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甚至认为这是一门不值得学习的,这一点不得不引起教师的深思。

二、选择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保证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得到贯彻,就应该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保证通过积极的兴趣引导,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活动,真切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课的魅力,更好把握相应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能够从教材内容出发,更好地欣赏教材、运用教材,顺利实现预期的情感教育目标。通过不断的学习、欣赏与研究,学生能够通过清晰的比较,有效发现自我情感价值,不断实现自我重塑,激发有效的学习兴趣。结合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践过程,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各种情境创设,保证学生兴趣得到最大化程度的激发,通过有效必要的指导,让学生能够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实现有效的亲身感受,更好理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目的和内容。例如,在讲授《享受学习》这节课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将传统教学束缚摆脱,对“学习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这一主题,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在辩论的过程中,深深融入自己的情感,以实现最大化的教学效果。所以,从学生兴趣点出发,结合合适的教学方式,将情感因素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对于初中生综合道德与法治课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重要意义。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倾听学生感受

在道德与法制教学中,教师若能自觉地体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在师生之间的情感信息传递与交流中,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为促使学生道德规范的内化和良好品质的养成奠定情感基础。以情移情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洞悉学生的心灵世界,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倾听学生的心声,这就要求教师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中,与学生一起探讨,一起交流,营造轻松、快乐的气氛,这样学生才能敢于乐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对学生表达的思想、观念、情感等及时做事积极反馈,使学生感受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理解。

四、用情上课,打动学生内心

(一)语言艺术

教学语言是教师最主要的教学手段,没有语言的应用,教学动情艺术几乎无法展开。事实上,任何一种教学语言都或隐或显地包含着特定的情感,依照教学语言的表达方式来看,动情艺术中的语言主要是指抒情式语言。教师将饱满的情感通过声音讯道直接传达给学生,在学生心中激荡起相应的情感,或如沐春风,或心潮澎湃,整个人因为情感的参与而全部融入到学习中。

(二)资源整合

在初中道德法治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首先要以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先前经验为出发点,体验情境的设置、活动的组织不仅要符合教学内容,同时要符合学生的现实情况。要求课堂上教师做一些资源整合,如选取一些素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素材的选取要贴近学生生活,教学内容要体现学生生活,教学行为要围绕学生生活,教学问题要突出学生生活,教学方式要融入学生生活,教学目标要指导学生生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形成明确的生活态度,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

五、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满足情感教学的目标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活动中,通过良好教学环境的创设则是开展情感教育的必然过程。根据教育学家第斯多惠的观点,教学的重点并不是进行本领的传授,而是更多体现在鼓舞、唤醒、激励当面的内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他们所面对的则是具有情感知觉的学生群体。因此,在涉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环境、氛围的创设,不断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能充分发挥自我潜力,更好进入相关的教学活动中。对于教师来说,在进行教学氛围与环境创设中,应能帮助学生更好进入周围学习环境。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摆脱原有的枯燥学习压力,能够有效转变学习观念,真正意义上实现主动学习,有利于实现学生思维上的全面发展。具体来看,教师还应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及现代化教学设施,保证教学内容的多样化,通过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道德与法治课的魅力,能从情感教育上来创造出积极的学习环境,有效进行学生的引导教学,满足情感教学的目的。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本质上是一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学科,教师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具体实践教学中落实情感教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活跃的教学氛围的熏陶下,引导学生逐渐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不断追求更高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法治创设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5:14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 03:11:01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16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