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初中体育教学方法

2019-01-13 02:03:25杜建雄
魅力中国 2019年12期
关键词:排球教学方法体育

杜建雄

(攀枝花市第六中学,四川 攀枝花 617000)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体育教学越来越得到教育部重视,其在各个学段整体性教学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初中阶段,体育分值的提高是较为显著的表现之一,加上教育部所倡导的“阳光体育”等教学理念更进一步说明了体育教学之必要性。回归到教学实际中来看,这样的教学现状更是从侧面反映出了对教师教学方法、理念、策略等各方面综合技能的考验。基于此,我根据近期对周边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安排、授课效果、学生反馈等信息,进行了简单统计,分析并总结了其中出现的教学问题及原因,并结合自我的体育教学心得,着重就教学方法这一板块进行了如下简单的论述。

一、教师教“学”,学生跟“学”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对体育动作的规范性、完整性、连贯性等都有较高的要求。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在学生具体练习或体育测试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中。比如说:排球项目的练习讲究平衡性和稳定性,尤其是对排球运转的掌控,其具体出力方向、用力点、着力点、支撑点等都需要长加练习才有可能掌握熟练。而练习需要建立在掌握了正确的运球技巧后才有实际性的效果,这一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排球”教学时,不妨先采取“面对面”教学法,即一面亲自练习排球,一面给学生讲解其中关键点。具体的实施方法,我总结了如下几点值得参考之处。

其一是注重教学的“分散性”与“集中性”。初次接触排球时,大部分学生都会对其感到陌生和好奇,对其拍打技巧也并不熟悉。此时,教师不妨将提前准备好的教学视频播放出来,组织学生进行集中性地学习。播放完毕,一是可以不断地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共同讨论不解之处,寻求问题真相;二是需要教师对视频中所提及的训练难点与重点进行实际地操作与指导,通过教师的切身演练,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刚刚所观看知识点的印象,更是巩固了基础性知识。

其二是进行排球技巧教学之时,可以采取分组教学的形式,也就是将学生进行合理地分组,按小组来展开排球教学。一方面是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集中地倾听教师讲课,与教师的教学距离缩短了,会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是教师可以更加迅速地观察到学生的听课状态,与其及时地展开教学沟通,就学习排球练习技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探究,提高解答疑难的效率,更加高效地抓住学生的学习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短板补充,这样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动力,减轻对排球运动的畏难心理,从而有助于逐渐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根据教学任务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

大部分学校所安排的体育课时较少,这在一方面说明了课堂教学时间之宝贵,不可随意浪费,挥霍光阴;另一方面也就意味着要想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光靠课上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基于此,这也就需要教师能够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提前对课上要教授的内容进行合理地安排。比如说初一学生大多强调基本性体育运动的练习,诸如:50米短跑、立定跳远、蛙跳、学习广播体操等。该阶段的体育教学运动量普遍较小,动作要求的规范度较低,相对应的就应该采取相对温和式的教学方法,强调进行基本性的热身运动,以能够缓解繁重的学习任务带来的压力、活动四肢、释放热量为基准。

就初三学段的学生而言,考虑到大部分地区的体育考试成绩会计入中考总分。因此,教学需要更有侧重点和针对性,以中考体育测试要考察的体育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来展开教学。因此,在进行初三体育课程安排时,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具体可行的方法。

其一是做好热身运动,保证学生安全运动。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都对热身运动不太重视,甚至很有可能如果没有教师的监督,会直接跳过这一重要阶段进行体育训练与练习。实际上,在初三阶段,大多数学生在教室里坐的时间较长,课间活动时间有限,身体运动与血液循环处于较为平稳的状态。这也就意味着在面对运动量较大的活动时,身体需要一定的“缓冲期”,来适应血液循环加快带来的冲击。

为了避免出现由于学生突然进行激烈性运动而给身体带来伤害的情况,教师需要时时刻刻提醒学生热身运动的重要性,也可以利用“微课”来组织学生进行体育基本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打造“安全体育”课堂。除此之外,在每堂课正式开始之前,教师不妨集中组织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热身运动。其中还要注意丰富热身运动的形式,可以是教师来带领学生进行运动,也可以是通过体育游戏来促进教学活动开展。

其二是学生小组训练,提高学习自主性。在中考体育中,跳绳、立定跳远、长跑、掷实心球、垫排球、坐位体前屈等都是常考项目,教师需要根据本教学区的考试大纲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性训练。实际上,这些体育项目都普遍性地呈现出以下特征:“考察侧重点突出、团队功能明显”。这也就意味着进行小组性地训练比单独训练的效果更好。结合这一特征,比如在练习掷实心球这一运动项目时,不妨鼓励学生进行小组练习。这样子,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互相监督,便于指出对方在动作上的错误点,提高动作的规范性,减少考试扣分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学生能够在体育技巧交流中,培养学生彼此之间深厚的感情,有助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便于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美好的课堂氛围,推动了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比如进行坐位体前屈练习时,考虑到该项目对身体柔韧性的要求较高,部分男生单独练习起来困难较大,而且相对枯燥,难以坚持。如果采取小组性练习的方法,三三两两的学生共同练习,相互督促,会大大提高训练效率,也更容易取得训练的进步与突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运用都需要结合实际教学之所需,不能盲目地生搬硬套。因此,教师个人对体育课程课堂安排的独立性探索,对出现问题的解决思路、取得高效率课堂的总结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探索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教师不断地纠正误区、寻找解决方案、进行实践性地突破的过程。总而言之,只要有持之以恒的信念,教育育人的崇高理想,及不断探究总结的习惯就可能会在教学方法的总结上有所建树。

猜你喜欢
排球教学方法体育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武术研究(2020年2期)2020-04-21 10:34:10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0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