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晓燕,李瑶
基于CBI理念的“中西文化专题”课程设计
傅晓燕,李瑶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中西文化专题”是基于以“内容为依托(CBI)”和“语言与内容融合式学习(CLIL)”教育理念而开设的大学英语高级阶段语言文化类选修课程。文章对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管理与评价考核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该课程设计融语言能力培养和人文素质教育于一体,有利于实现英语通识教育的教学目标,并能为其他高级阶段选修课的设置提供范例。
中西文化专题;设计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我国教育水平及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正逐年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和兴趣也随之发生改变,从单纯为通过考试和以升学为目的向增强职业技能和专业发展等多元化需求转变。社会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也日益提高,原有的以基础英语为核心内容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发展需求。
在此背景下,一些高校积极推行教学改革。开始构建高级英语系列选修课程体系,从分离式的纯语言技能教学转向新型的“以内容为依托”(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和“语言与内容融合式学习”(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简称CLIL)的教学模式[1]。“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理念从Hymes“交际能力”理论和Halliday“功能语言学”理论发展而来,注重学习者对学科内容的兴趣和掌握,强调将语言教学建基于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内容的教学之上,倡导通过学习主题内容,而不是单纯学习语言来提高语言能力[2]。这一教学模式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是随着对语言的学科学习功能和交际目的进一步认识与研究而逐步形成的,现已受到国内外外语界的普遍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
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同时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3]。针对新的形势和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满足社会需求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中南大学2012版和2016版的培养方案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设置出新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开设了语言技能类、语言文化类和语言应用类系列选修课。作为语言文化类系列选修课的主干课程之一,“中西文化专题”课程从文化寻根开始,比较全面地展现中西方文明在文化观念、文化精神、思维方式、语言艺术、宗教信仰、社会规范、习俗礼仪等方面的内容,并对这些内容进行对比分析[4],使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形成原因有较深层次的理解。该课程的开设,使大学英语教育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一门工具性的外国语言,也能在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生活态度、人生观及人格修养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更为学生将来活跃于国际学术舞台,成为一名合格的文化使者打下基础,从而实现大学英语教育的ELE(English for Liberal Education英语通识教育)功能[5, 6]。基于“中西文化专题”课程在培养目标中的重要地位,中南大学目前刚修订完成的2018版培养方案也已将“中西文化专题”列为大学英语高级阶段的重要选修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学生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对于以老师为主导的课堂讲授模式,学生感觉方式单一、枯燥,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难以调动起来。因此,如何在“中西文化专题”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引导这些成长于网络信息爆炸时代的95后及00后大学生,充分利用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热情和对电子产品的谙熟,给他们创造一个主动探索未知领域、通过实践亲身体验各种语言和文化情境的平台,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和学习成就感,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极其重要。本课程教师积极学习国内外新的教育理念,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考核评估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设计与改革。
文化的内容及其广博。鉴于“中西文化专题”的大学英语拓展性选修课性质及课堂教学时数的限制,教学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只能选取某些重要的专题进行介绍与学习探讨。教学内容包括“Cultural Perceptions(中西文化观念),Religions and Arts(中西宗教与艺术),Language and Literature(中西语言文学),Traditions and Customs(中西传统习俗),Cultural Communication(中西文化交流)”五大模块,每一模块包含3−4个专题。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分为必修阶段和选修阶段,其中,文化教学是选修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3]。文化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 Model)是以资讯化手段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实现个性化学习,推动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的发展。这一教学模式较好地契合了目前教学改革的方向[7]。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能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可以促进学生的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
本课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各个专题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内容和形式,课中的课堂讲授与讨论、学生展示的内容与方式,以及课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反思途径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从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帮助学生掌握跨文化语言知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学习策略,如何提高跨文化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组织管理及评价模式进行了设计。
“中西文化专题”课程的教学重点为中西文化观念、宗教艺术和语言文学等涉及哲学思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文化根源的深层次内容。作为一门大学英语语言文化类选修课,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深入浅出,在有限的课时内对这些深层次的文化问题进行较为全面、透彻的探讨和分析,对师生双方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是课程教学的难点。如何有效处理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对本课程的选课兴趣,最终关系到课程的生存现状和存在价值。本课程拟采用以下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加强任课教师在中西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学习,调整教师的知识和学术结构,教师通过自我学习、交流探索和培训进修等手段,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进行文化教学的能力。其次,充分发挥先学后教的翻转课堂教学组织方式的优势。在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下足功夫,让师生双方对重点、难点内容有较好的了解和把握;利用案例、影视资料、文本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素材,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促使他们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最后,采用中英双语的教学方式。学生课前的学习内容,除提供英语的文本和音频、视频资料外,对某些深层次的文化内容同时提供中文版的学习资料,以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相关内容。课堂上的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与展示等环节,在学生用英语表达和理解有困难的情况下,亦可适当采用汉语作为补充。
根据联通主义的学习观,在掌上电脑等社会媒体普及的今天,学习将定位于技术支撑下个体和群体的联结和个体与集体智慧的实现[8]。虚拟的网络环境正在对高校的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本课程改革基于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和联通主义学习观,将在线学习与合作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针对新媒体时代的多向性、个性化和互动性特征,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给学生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本课程组老师积极建设新的“中西文化专题”教学资源库,内容包括教学视频、参考教材、微课、课件、影视资料、案例、讨论题、课堂练习题、拓展思考题等。为学生课前学习准备、课堂讨论交流和课后总结反思提供条件,让学生主动获取和建构知识。在教学中提倡互动式教学,开展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精讲多练,深入浅出,采用启发式、问答式、讨论与辩论等形式,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思辨意识与能力,做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课上课下、线上线下多元交互。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给师生创造了自由、充分的交流空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平等和互动[9]。本课程在某些专题的教学中,实行教师授课与学生讲课相结合的方式。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兴趣专长等,主动报名,选择相应的专题内容参与课堂,进行讲演、表演或ppt讲解展示。教师进行点评并对相关专题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与拓展深化。如来自文学院的学生,可与大家分享有关语言、文学专题的见解,来自艺术学院或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可向大家展示中西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讲解自己对中西艺术差异的感受和理解等。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也可以激发学生对相关专题的探索欲望。学生在准备和展示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其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本课程组教师在教学中大量使用与专题相关的跨文化交际案例,引导学生对相关案例进行讨论与分析,指出案例中存在的交际障碍与文化冲突等问题,探讨问题出现的原因及背后的文化根源,找出合理解决问题的途径,并由学生对相关案例进行改编和表演。通过这种案例讲解与场景模拟,使抽象内容得以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对相关文化现象的理解更直观、感受更真切。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模拟和体验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西文化相关内容的理解,帮助他们学会运用所掌握的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课程组开设中西文化开放式实验课,作为理论课“中西文化专题”的补充。通过文化体验、影视赏析与影评撰写、案例分析与讨论、文化场景模拟与表演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中西文化知识有效应对各种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和冲突,帮助学生将所学运用于交际实践,在了解文化现象和理论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中西文化差异,正视文化差异带来的种种问题[10]。如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电影,和《荆轲刺秦王》《赵氏孤儿》,感受和分析两种文化中不同的英雄观和截然不同的自我价值体现方式。通过茶艺、汉服、传统民俗、礼仪的表演展示或对某些影视片段和交际场景的模拟表演、微电影拍摄等,亲身体验传统文化和异质文化的不同魅力。
为保证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考核的公平性与合理性,本课程改变过去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考核方式,强化过程考核。我们设计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加大平时考核的比例,淡化终结性考核,力求做到评价方式科学合理。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出勤、课前准备、课堂展示与交流、课后作业、课后实践和课程论文等。改变过去完全由老师主导的考核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考核中来,如将学生自评、作业互评、课堂展示互评等均纳入平时成绩评分体系。考核以提升能力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程学习参与度,不仅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也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公平合理。
本课程实现考核过程全程化,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中西文化专题”课程考核评价方案。从4个方面评价与考核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占总评成绩的50%,体现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完整性。这种方案改变了过去轻过程、重结果的评价方式,实现教与学的全程监控与管理,从而改变学生轻视平时学习、迟到旷课甚至不完成课外作业的不良习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有效实现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过程考核也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图1 “中西文化专题”课程评价方式
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能力和增强创造力。新媒体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真正把一切具有教育资源的关系联结起来创造了条件,构建起“立体的、多维的、协同的,多场合的,弹性而有序的完整的学习系统”[11]。“中西文化专题”课程的建设,基于建构主义和联通主义理论,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案开展教学实践,能在较大程度上营造“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种教育模式同时体现了外语教育的人文性,使学生通过外语学习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提高人文素质修养[12],全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综合应用型人才。本课程的建设对其余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1] 李瑶,傅晓燕.基于CLIL教学理念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改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5(4):45-47.
[2] 袁平华,俞理明.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40(1):59-64.
[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 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 王哲,李军军,胡加圣.全国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成果总结暨外语通识教育与课程设置高层论坛会议纪要[J].外语电化教学,2010(5):80.
[6] 蔡基刚,廖雷朝. ELE还是ESP,再论我国大学英语的发展方向[J].外语电化教学,2010(9):20-26.
[7] 蔡欢欢,段作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4(6):120-122.
[8] 张乐乐,黄如民.联通主义视域下的移动学习环境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2):115-119.
[9] 王璐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化生态系统建设[J].现代教育技术,2015(3):109-114.
[10] 傅晓燕,段慧如.基于建构主义的“跨文化交际”创新型实验设计[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7(4):27-29.
[11] 王佑镁,祝智庭.从联结主义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取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6(3):5-9.
[12] 蔡基刚.从语言属性看外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2):1-6.
[编辑:苏慧]
2018-03-06;
2018-03-20
2017 年中南大学“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新工科的大学英语高阶课程体系构建与完善”(2017XGK042)
傅晓燕(1971—),女,湖南平江人,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外语教学与研究、英美文学与文化,联系邮箱:fuxiaoyan@126.com; 李瑶(1972—),女,湖南湘乡人,中南大学外国语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语料库研究
G622.0
A
1674-893X(2018)02−01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