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网红诗人现象透视中华诗文化传统

2019-01-12 21:16史杰
魅力中国 2019年49期
关键词:民众记忆诗人

史杰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150)

中国诗人吉狄马加说过:“诗歌是最古老和最年轻的艺术形式。只要人类存在,诗歌就会抚慰一代又一代人类的心灵。诗歌作为人类精神财富中永远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它将永远与人类的思想和情感联系在一起。”因诗歌的美丽、诗歌与人类精神生活的不可分割性质,诗歌才会一直伴随着人类,产生着最广泛最长久的美学价值。近年来几个年轻诗人爆红网络的现实,有力地证明了吉狄马加的这一理论的普适性。他们或者没有机会接受诗歌方面的专业教育,但写下了大量诗作,成为受人瞩目的诗人,直接震撼了中国专业诗人和顶级诗坛,有的还受到中国最高级别诗歌杂志《诗刊》的郑重推荐。

上世纪80年代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使民众走进了一个全新的富裕时期,对于民众而言,来自物质方面的成就远比精神层面的成就要高得多,或者说,民众投注于物质方面的注意力远比精神方面大得多。在房价暴涨、车辆激增、出国旅游人数越来越多、品牌服饰和高档消费品大量涌进内陆的同时,精神生产方面的现状却是纸质出版物的萎缩、报刊读者的锐减、高雅文化受众的严重流失、中华传统的快速失忆。这些现象都说明上世纪末的人类精神创造能力正在退化,人类在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正面临着一种普遍的精神迟钝。因此,许多无法替代的文化传统受到冷落甚至遗弃的现状日益显著,物质与精神的矛盾冲突越来越表面化。从人类文化的高度上来看,中国这个号称“诗歌古国”的国度,诗歌作品的总产量正在减少,公众对诗歌的热情正在降低,许多人早已与诗歌彻底脱离,这当然是文学界的悲哀,更是传统文化的凋零。在这种沙漠化的诗歌语境中,异军突起般的网红诗人们再次掀起公众对于诗歌的狂喜与欢呼,通过微博来阅读余秀华等网红诗人诗歌的读者群体数量大约有40万,也有说转载数达到了上千万,这几乎是诗歌界的天文数字。中华民众对于传统诗歌的体认,是诗歌文化薪火相传的最根本的动力,也是今天公众对于网红诗人诗歌狂喜的内动力。

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马丁·海德格尔曾经说过:这个世界并不是建立在证据或某些偶然的经验之上,而往往是在悬而不定中,隐藏着世界存在的原发维度。这句饱含哲思的话告诉世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来源与基础。基于这个哲学原理,我们完全可以把“网红诗人现象”放置在中华民族的诗歌传统中去发掘与认知。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初,中华先民就已掌握了诗歌的创作与吟唱技巧,创作出大量的质朴民歌,奠定了中华民族作为“诗歌王国”的牢固根基。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诞生(比《伊索寓言》的诞生早了近7世纪),曾经历了一场长达五百多年的民歌采集、校订、修改、编纂的不凡历程,其调查范围覆盖了整个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的大多城市与乡村,这一宏伟的“诗歌壮举”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多么辉煌的诗歌传统,多么丰硕的诗歌创作成就,多么广大的诗歌作者和读者群体。可以想象在公元前的11世纪,居住于穷乡僻壤、物质生活极端贫困、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先民们曾热心地给予前来“采风”的“周太师”与“行人”物质上的接济,更以精神呼应的方式把口口相传的民歌传输给采诗官,成功地构筑了一条自乡村直达皇室的诗歌传送渠道。正是这场广泛的民歌采集活动提升了诗歌在先民心目中的地位,普及了诗歌的常识,密切了诗歌与政权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吸引了民众关注诗歌的目光。《诗经》的采集工作也是一场持久而广泛的诗歌教育运动,中华先民正是在唱诗、读诗、写诗、品诗、采诗中追随着原始诗歌的背影,传承着遥远的记忆,修筑着古代诗歌“从民间到官方机构”的原发路径。这种诗歌收集工程早已经超出狭义的文学范畴,逐渐演变成民众的一种具体而常态的文化生活,演变成一种经年不衰的文化传统。于是在长达三千多年里,《诗经》作为经典文学教材影响着中国人的基本道德建设,又渐次演化为各种诗歌形式(骈文、五言诗,乐府诗、七言诗、格律诗、杂言诗、词、曲、白话诗、散文诗、朦胧诗),以各种形式顽强地延续着、扩展着诗的生命状态,传递着中华民众对诗歌这一创作形式的坚守与信赖。高峰叠起的中华诗歌发展曲线,清晰地描绘出三千多年里民众对于诗歌创作的“在场感”。

直至近现代,中国诗歌仍然有过多次崛起:如五·四时期的“新诗”运动,诗歌成为反帝反封的一件利器而锐不可挡;如80年代“崛起的诗群”,诗歌又作为改革开放一种新型的思维模式启迪着一代人;如上世纪90年汪国真清新简朴的诗歌,给大学校园带来了诗的旋风和狂热;如舒婷、席慕蓉所树立的现代女诗人的良好形象,充盈着温馨平和与潜在的激情,直接映照着来自李清照时代的记忆;又如诗人海子、骆一禾、西川三位北大才子的泣血之作,都得到中华民众积极的呼应与喝彩,形成了现代诗歌的良好气场。如果从人类文化的高度审视这种诗歌奇迹,完全有理由把这些现代诗人群体看成是西周诗人群体的沿续,可以把他们看成是西周诗人留存于中华大地上的背影和续篇。

对于诗的喜爱、对于诗人的崇拜、对于诗歌的传唱一直是乡村民众最强烈最真实的记忆。从人类语言尚未发育完成的“杭育杭育”时代开始,土里刨食的原始先民无师自通地学会用一种短促有力的音节表达劳动感受,形象地喊出了压在他们肩膀上的重量,而能够率先发出“杭育杭育”之声者实际上就是人群中的领唱,并因为唱出了田野上最早期的、最抒情的、最具实用性的诗句而受人瞩目。而后,尧帝时期的《击壤歌》标明中华先民(也可以称之为草根族)已进入到能够自由组织语词时期,从事着单调的田间劳作的壤父,在黄天厚土的感应下,激情地喊出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四言诗,不仅唱出原始先民农耕的快乐,还无师自通地发明了四言句式,顺便感动了途经这里的部落首领,从而使这首中华民族最早的民歌进入史册,流传至今。再如《弹歌》中的“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用极简洁的八个汉字形成了原始先民狩猎的场景的精妙概括,又在诗句里保存了原始人类的劳动工具、劳作方式、饮食结构的信息,从而扩张了诗歌的内容积,开创了“以诗记史”的先例。这些诗歌的创作者虽然没有留下姓名,但从他们的作品得到数千年的传承这一点来看,他们在当时一定倍受民众的崇拜与爱戴,他们就是当时民众的精神领袖。这些即兴创作出来田野诗歌,就是当时的流行歌谣,拥有一人唱万人和的口口相传的传播效应,也具备永恒的美学价值。这些从原始的农耕生活中诞生的草莽诗人,作为当时最高文学成就的代表,作为原始先民关于诗歌“在场”的证据,他们有理由接受民众的崇拜,并把这种诗歌记忆深深地镌刻于民众心底。今天民众对余秀华的热情,正说明生活于同一片土壤上的炎黄子孙,一直将诗作为精神慰藉融入生活之中,民众对乡村诗人的热情从数千年前一直在持续燃烧,才可以铸成现代网红诗人创作的一种浑厚而明亮的底色。

在文化水准低下、文学资源稀缺的乡村,诗歌变形为“民歌”的样式潜藏于乡民的生活和记忆之中。民歌这种合辙押韵的文体,读起来朗朗上口,写起来有模板可循,唱起来具有教化意义,几乎永远是乡村文化中最具公众传播效应的文学样式。特别是在上世纪各种政治运动中,诗歌又被各级政府作为强权文化的典型样式强行推行于民间,大批民众(包括不识字的老太婆)都被动地“创作”诗歌(其实仅仅是顺口溜),也从一个不光彩的侧面映衬出诗歌的亲民性质。比如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余秀华,她所生存的乡村毫无例外地经历过如大跃进的“赛诗会”之类的诗歌普及运动,民众对于诗歌的记忆并不遥远,更不会有陌生感。余秀华能够自觉地选择诗歌这种样式,除了她本人具有诗的天赋之外,还可以理解为“诗的记忆”给乡村民众留下太深的烙印。因为诗歌对乡村民众生活的影响太大,余秀华没有以小说、剧本等文学样式去创作,而是选择了诗歌,这正是她生活于乡村文化之中的惯性反应。

从遥远的西周年代起,乡村民歌流入城市,最终在城市得到赞许、雅化与光大已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常态命运。西周社会以“行人采诗”的方式收集乡村民谣,又以“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的行政渠道使采诗有了制度上的保障和向高层次发展的走向。走入城市的乡村诗歌,以野果子般的清香,杂粮般的淳厚带给城市精神上的清洁与艺术上的震撼。那“谁谓河广,一苇之航”的豪迈情怀,那“天苍苍野茫茫”的空灵的牧歌,那“上邪,吾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石破天惊的泣血誓言,那“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躄跋黄尘下,然后别雌雄”的风驰电掣的勇毅,都闪耀着城市文人所不具备的铮铮血性与酣畅淋漓的爱恨。诗歌进入唐代,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成为将诗歌推举至城市高层生活里的强劲动力,也使更多的草莽诗人走进城市的核心地带,以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李商隐的婉约、杜牧的纤细共同建构着五万余首唐诗的奇迹。城市赋予乡村诗歌各种各样的名称(风、俚曲、曲子词、原生态等),以及各种各样的用途(教材、庙堂音乐、宴乐、青楼小曲等),乡村诗歌在城市里重新包装,重新登场,重新评定,焕发出崭新而不朽的华彩。因此,古代乡村民歌是一种巨大的“存在”,它的“巨大”就在于可以把自己的影响延伸至三千年后的今天。正如孟洋博士所言:“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文化记忆是维系民族精神薪火相传、建立民族身份认同的首要资源……现代社会追求工具理性至上的技术和消费文化,而过去则是寻觅与祖先精神体认和心灵家园归属的情感文化。这些关于情感体验的文化记忆,才是一个民族真正需要延续下去的文化基因,它能帮助今天的人们追寻历史印记,并告知未来应当何去何。”

德国学者扬·阿斯曼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文化记忆”的概念,说明公众正在一种开放的视阈下观照世界,逐渐遗忘了本民族的特质,形成民族文化记忆日渐受到挤压的客观现状。全球文化的大融合使信息量无限增容,信息正以快餐化、碎片化、影像化、图型化的形式在公众眼前一闪而过,建构着信息繁荣的神话图景。全球化资源信息扩张的后果是民族文化生存空间的严重受损,大爆炸的信息量的负面就是信息存活的短暂性、不稳定性和泡沫性。打破一切形式约束的“后现代文化”“网络文学”正在与稳定的、固化的书写形式相对抗,后现代文化所强调的“反形式”“去中心”“不确定性”“拼图式”理念似乎要把一切传统席卷而去,只留下盲目的视觉的刺激。但从另一个侧面看去,在以电子传媒为主导能量的现代环境中,城市巨大的媒体力量形成了传统文化记忆的重建,成为拯救文化记忆的新手段,也成了城市接纳乡村文化的一种崭新途径。所以,网红诗人诗歌这种精神产品的传播,首先得益于媒体微信的力量,借助于这种传媒上的能量,城市曾推出过“大跃进农民诗人王老九”,也推出了“打工诗人许立志”、“打工妹诗人郑小琼”等。正是城市的电子媒体把这些草根诗人微小的声音放大了无数倍,让他们在艰辛的生存里因为诗歌而有了尊严。

正如著名学者林贤治所言,一个真正的写作者,尽管他生活在不自由的境地,但他的心,仍然渴望飞翔,渴望自由地叫啸。他不会因为外部力量的压制和诱惑,而失去自己的声音。21世纪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从根本上瓦解了民众对文学的态度,将公众的阅读不约而同地指向浅表化与碎片化。现代诗歌作为雅文学的代表,其所包含的慢节奏、不具备实用价值的特征,正在与快节奏的大众阅读模式相疏离。而在这种残缺的阅读语境中出现的网红诗人,用剥去一切伪装、直面自己苦难的态度,用勇士般的坚毅和披荆斩棘的凄厉,成功地唤回了40万网络读者对诗歌的记忆,有效地把中华民众对于诗歌的崇拜提升到全新的高度,这种诗歌奇景对于重构民众心目中的诗传统,唤起民众心底关于诗歌的情感共振,正发挥着巨大的潜能。诚然,40万与15亿相比,并不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但如果再加上数百万正在诵读唐诗宋词的儿童,和无法估量的读过唐诗宋词的民众群体,这个数字就足够庞大,而这个群体,就是网红诗人诗歌明亮持久的背景之色。

猜你喜欢
民众记忆诗人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让博物馆成为“民众的大学”
诗人与花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