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成杰
(延边大学工学院,吉林 延边 133000)
前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势必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造成冲击。这种情况下,探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况,依据科学发展观要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行创新,就成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网络环境下网络时代奉行的无约束、无政府的精神对大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再加上不同类型网络社区的出现,给大学生带来了丰富多样的网络文化,对主流文化造成了较大的冲击[1]。致使主流文化无法对大学生产生足够的熏陶,抑制了正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
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大学生知识学习工具不断呈现出现代化特征。而以往单纯面对面教育指导的方式就无法满足大学生学习需要,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不佳。
在网络环境下,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没有认识到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再加上大学生有效专业信息检索能力不足,大多倾向于娱乐化内容,导致其无法有效辨识不良信息、虚假信息。极易成为谣言传播甚至制造中的一环,对和谐高校环境营造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为应对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主流文化的冲击,高校应在以往德育教育体系的基础上,依据以人为本、弘扬主旋律原则,构建系统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一方面,以人为本是高等人才培养的依据,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为了在网络环境中给大学生创设和谐、健康的环境,高校应摒弃以往注重基础建设的错误思想。督促各专业教师、管理干部及专职学生工作干部以身作则,爱岗敬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良好的环境。
另一方面,从本质上而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性、政治思想性有机结合的教育。因此,为了避免网络环境对德育主流文化造成冲击,高校应以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引。以主旋律教育为主线,充分挖掘历史传统优秀文化优势,盘活传统主流文化,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主流文化权威性。
在以多媒体无线网络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运行过程中,高校可以在以往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借鉴中央及地方权威电视台制作的电视政论片。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以往理论教学内容设计为图像+声音+动画的形式。在教育录像片设置完成之后,以分期播放的形式,对全体大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理论宣传教育成果,高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或者政府人员。以电视线上辩论、直播专题演讲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并在宣传教育过程中,鼓励大学生以弹幕的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达到“灌输”与“渗透”相结合的目的。
此外,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是新形势下我国大学生能否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关键。因此,针对当前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出现各种社会问题不理解、信念扭曲等情况,高校可利用无线网络。公开展播《新时代》、《伟大的转折》、《外交风云》等优秀电视剧,或者“今天的你,为中国做了什么”等短片。同时高校可以组织留学归国教师、在海外学习校友、海外留学生等特殊群体,鼓励其将国外感受及生活经历编写成博客,结合真实图片资料,发布在学校贴吧、论坛。引导在校大学生认识到我国现实问题,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在网络环境中腐蚀着大学生的精神。因此,一方面,高校应该利用无线网络报道及时、范围广的优良特点[2]。依托腾讯110、谣言过滤器等网络工具,以校园内出现的“秦火火”、“碘盐防辐射”、“立二拆四”等网络谣言为依据。树立反面典型,帮助大学生了解谣言的危害,主动破除谣言。逐步在校园内形成舆论压力,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提供良好的引导。
另外相较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体验、感悟为主的教学方式。因此,为了引导大学生切实感悟到思想政治理论魅力,高校应利用网络环境中先进互联网技术,在线上定期收集大学生关系的热点问题。以此为依据,剖析大学生思想实际情况。在了解大学生思想实际情况之后,针对低头族、宅生活、微信控等网络依赖、网络成瘾现象,增设媒介通识课,帮助其掌握正确的专业信息检索方法,避免其遇到问题习惯于“百度”导致的信息解读、分析能力缺失。同时为促使其认识到网络成瘾对自身生活的不利影响,高校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大学生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便其在团队活动中促使其感悟到现实生活的乐趣。
综上所述,针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滞后、主流文化影响不足、媒介素养教育缺失等情况,高校应正确认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依托多媒体无线网络,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营造和谐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充分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主旋律思想,保证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