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渗透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9-01-12 19:54:00张蕊
魅力中国 2019年33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核心素养

张蕊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锦纶路小学,山西 晋中 030600)

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教育的基础阶段,是数学知识启蒙的重要时期。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未来的数学知识体系构建,并对未来学生长远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随着新课标中关于核心素养要求的提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渗透,成为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们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现阶段的重要教学目标。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涵义

数学具有非常显著的学科特点,且教学意义深远。小学数学作为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启蒙阶段,在数学教学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针对小学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学科素养简单概括为三方面:科学精神、学习能力、实践创新。

(一)科学精神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也在顺应时代不断变革,如今教育界逐渐把科学精神列为人才培养的必备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势在必行。科学精神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理解和分析的方法,把“科学精神”有效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做到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渗透。

小学生鉴于其特殊年龄段的性格特点,其自学能力和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不用着重对“科学精神”的培养,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在学生心中根植“科学精神”的种子,并一步一步促进其生根发芽。

(二)学习能力

新版新课标中明确了对教学目标的要求。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教会学生自主掌握学习能力,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老师们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三)实践创新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发学生的潜能,素质教育的核心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中优化教学方法,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核心素养的方法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三大理念,强调了数学学科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因此,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理念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态度[1]。下面结合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情况,提出几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方法,以供大家共同研究和探讨。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强调:“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最有力的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学意义,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各方面认知有限,且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适合的教学方式,引入形象的情景设计,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学追根究底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如何有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可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方面是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们的爱护,教学过程中要时刻爱护学生,让学生对老师产生认同感。另一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尤其是在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挫败感时,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对学习产生信心。其次是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师生平等,融入学生之中。再者作为老师要充分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动态。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对老师敞开内心,老师才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从而更有效的进行教与学的活动[2]。

(三)采用分层练习

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由于数学学科具有非常强的抽象性,对于小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学习具有一定难度,机械式的背诵和练习容易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一定的压力,容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逆反和排斥心理。所以,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一味讲究题海战术。在作业练习方面,老师可以通过分层练习,有针对性的对各个层次的学生施教,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四)重视数学阅读

数学的阅读能力在数学核心素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阅读能力可以使学生获得对数学问题得理解,并能够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学生如果不能对数学语言有效理解,就不能掌握数学题目的含义,无法正确理解问题,进而不能正确答题。学生在数学答题过程中,往往因为没有读准、读透问题,而错误的曲解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重视数学阅读,只有将问题读透了、读深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有效提升[3]。

(五)发展优生,注意差生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优等生的带头作用,有效调动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兼顾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养成良好互助的学习氛围。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优等生可以采取高难度题目的训练和辅导;对于中等生的教学重点在于减少他们的知识盲点和模糊点;对于差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强调基础,细致讲解,难度设置有限,充分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

结束语: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小学老师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适应时代发展,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并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小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6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人间(2015年24期)2015-12-26 18:4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