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间艺术运用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特点分析

2019-01-12 23:30:58陈希佳
魅力中国 2019年4期
关键词:民间艺术民俗艺术设计

陈希佳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前言:而天人合一的思想既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一中国民众将它朴素地表述为风调雨顺,围绕着自然生态的风调雨顺,民众遵循着几千年传统的太阳历周期安排农事活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播秋收,夏锄冬藏,同时又是在不断地认识自我、接近自然并适应自然。民众所创造的大量民间艺术是在遵循、受制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的积极能动的创造活动,许多是自然生态环境下的产物。像西北的窑洞、江南的水乡、湘西的吊脚楼、北方的四合院等等。都反映了民众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认识和能动作用。

一、地域性

“地域性”问题,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来说则意味着艺术创作和设计的表现形式、物质材料、工艺方法、表现题材和文化精神内涵等方面,实现与本地区的自然和文化多维元素的内在关联与融洽,可以说,几乎在自然和社会历史方面有所沉淀和特色的任何一个地方的文化形态,都有它自身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在环境艺术中加以合理和巧妙的运用,往往在艺术的表现力和表现风格上都可能成就其独到的魅力。

地域性也是突出了_要和周围环境和地理条件相适应。我国古代园林的创造,北方主要是皇家园林左右着人们的追求,显示皇家的富贵与奢侈。同时因地处北方,天空与地面景色较单调,故用重彩,以华丽变色取胜。江南园林多为文士的私园,素朴以求趣,淡雅以脱俗。又因其以山明水秀、天象多变、色彩浓重的南国环境为背景,故多崇尚素雅,以青瓦粉墙,小阁凌波为特色,笔墨不多却得万钟风情。

二、装饰性

环境艺术设计的装饰性主要靠外在的造型因素实现的,包括形态、色彩、肌理等内容。现代设计理论更加强调符号的生成和运用,强调符号所构成的造型因素对人的行为、情感的能动作用及环境的内在联系。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来说,传达环境空间信息的语言是由作品其自身的存在和功能的表达所形成的本体符号与用来代表外界事物和其他对象的对应符号共同组成,其中对应符号里的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的不同作用内容,使传达的目的更加明确。

民间艺术的装饰美体现于民间艺术中的精神内容、社会功能之中,与审美要求和形式美感形成了一种内在的互动与相互支撑。这种装饰美以文化传统、习俗或实用因素而形成的母体作为依托,由激发于实际生活的情感作为引发,最终落实到技巧、技艺的展现和发展之上。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要体现民族特色,就要实现民族美感之所在。这种美不是“纯艺术”使人产生无限遐想、让人自感渺小的距离之美,这种美是一种真真切切、俯首可拾的无距离之美,这种无距离是情感与生活的共鸣,是千百年的传统在中国人心中的烙印。

三、情感性

情感是一切艺术之本,好似古希腊的雕塑、中国的绘画、书法及德国的古典音乐璀璨于历史长河而经久不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情感空间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也能给人以启发,空间因为有了情感的融合而生气盎然,有血有肉。然而,在现代生活中,到处充斥着高节奏,高效率和无所不在的充满竞争的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经济上的丰裕和业余时间的减少,人流拥挤的交通,分布密集的硬质景观,带来了人际的生疏冷漠,家庭结构关系的分散松弛,同时也造成了一种比较虚幻的精神世界。

因此,环境艺术设计的任务需要对精神生活方面得到改善,营造一种健康向上、愉悦和富有人情味的文化环境,这不仅是情感的高要求,也是一种调节疲劳、提高创造力、增强健康的需要。现代环境行为学理论告诉我们,环境艺术创作能够能动地陶冶人们的性情。这种艺术气氛与意境的引导、启示、感召,不但使人们获得潜移默化的教育,而且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与精神气质。

四、民族性

民间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性,是因为它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正是因为它依附于民俗活动得以长期流传而不至于被历史淹没。一方面民俗活动为民间艺术的创造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原动力。另一方面民间艺术又丰富了民俗民风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民间艺术贯穿了整个民间生活中,它在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事项中,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可见民风民俗是民间艺术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沃土,而民间艺术则是民俗文化和社会习俗的视觉形象载体。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趋势是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割不断与社会、历史的联系。我们都知道文化特质的耗散不是机械的分裂与组合,而是与整个文化系统发生作用。民间艺术所体现出的“本土文化”的特质,可为现代设计全面提供传统文化的营养。如同“天人合一”是传统民间艺术造物思想和审美原则等精神层面上的精髓,同样也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和目标。

结语:综上所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宗旨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个理想的、符合心理和生理需求的高品质的生存空间。它作为一种精神和文化产物,指导着大众的行为方式,审美取向。最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统民间艺术在历史的潮流中渐渐没落,更可悲的是,与之息息相关的传统民俗也一起被人们淡忘。作为一位设计师和艺术工作者,民间艺术的发展一直是笔者长期关注的问题。在这里,我们研究民间艺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这权且为以后的分析、研究提供一个角度。事实上,民间艺术博大精深,环境艺术设计又是纷繁多彩,笔者的探究也只是在环境艺术设计的民族化上的一点思考。

猜你喜欢
民间艺术民俗艺术设计
冬季民俗节
环球时报(2023-02-10)2023-02-10 17:18:07
民俗中的“牛”
金桥(2021年2期)2021-03-19 08:34:08
《星.云.海》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花月夜》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民俗节
大众文艺(2019年13期)2019-07-24 08:30:18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湛江文学(2017年11期)2017-11-30 08:31:09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人间(2015年17期)2015-12-30 03:40:57
安大略艺术设计学院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