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顺芝
(河北省廊坊市高级技工学校,河北 廊坊 065000)
中职学校的生源层次存在较大差别。新生主要是未达到重点高中以及普高线的毕业生,尤其还存在一定数量的初中未结业学生。这些类别的学生在已学知识、学习能力、思维方式上均存在明显的差异。中职学校学生在计算机课程学习中的接受能力不统一,无疑加大了计算机教学的难度。
教师的教学方式跟“90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相悖,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精神需求甚至是知识需求。教师教学模式僵化、死板,并且具有强制性,不仅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此外,计算机教学中有相当多的理论课,教师在布置与教材相符的教学任务时,学生需要参照教材来验证例题,程序出错时往往不会进行独立思考,而是渴望求助于教师,导致计算机操作变成了打字练习。如此下去,导致部分学生学没所得,课程结束后并不懂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巧妙的课堂导入意味着课堂教学成功的二分之一”。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必须要重视课堂的有效导入对课堂教学效率。众所周知,中职学校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相对普通高中生要稍薄弱一些,很多学生上学并非自愿,而是受家长的“逼迫”,因此学习的热情相对低一些,学习积极性也不高。而设置巧妙的课堂导入,则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导入的形式各种各样,可以是精美图片展示、一则小故事、一小段视频,或者一个生活情境等。课堂导入只要做到与课堂内容密切关联,都可以进行灵活的运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就表明计算机教学不能仅仅注重对学生知识层面的灌输,还应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只有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实现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不断地在社会发展潮流中学习与补充科学先进的网络知识,才能使计算机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那么,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能真正将学到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计算机操作中,增强学生学习电脑知识的能力,从而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旨在要培养一批操作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并且计算机本身的特点就是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以致用,加强学生的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常用的办公软件后,可以让学生协助宣传部门进行设计、制作相关的宣传海报等。
中职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拥有使用计算机的经验,但仅仅是限于使用计算机上的QQ、酷狗音乐等等简单的应用软件,实际上没有对计算机有着多深刻的了解,可是大部分中职生却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使用技能,因此在老师教学时常常开小差,开始上QQ或着玩电脑上的游戏。还有一些学生认为计算机是一个太博大精深的东西,很难被自己这么普通的人所精通,所以在遇到一些难题时会立即放弃,而经常放弃又会导致学生对计算机长时间的一知半解,从而加深他们认为的计算机根本学不会的看法。因此,在中职计算机的教学上,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整学生们的心态,纠正不正确的认识,并培养他们学习兴趣的工作。老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普通人通过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而走向成功的例子,告诉学生只要认真学习,计算机都可以被大家熟练掌握。也要为学生敲警钟,让学生明白计算机是复杂深奥的,不努力学生照样只能是只懂皮毛。在调整了学生们学习计算机的心态之后,就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老师可以通过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开展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通过让学生设计网站,组装电脑,用计算机编程打印自己喜欢的图案等等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在实际操作中锻炼了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就表明计算机教学不能仅仅注重对学生知识层面的灌输,还应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只有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实现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不断地在社会发展潮流中学习与补充科学先进的网络知识,才能使计算机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那么,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能真正将学到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计算机操作中,增强学生学习电脑知识的能力,从而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未来社会人才的竞争无非就是人才信息素养的竞争。目前,我国也认识到信息化对促进整个社会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要想更好地实现信息推动经济发展,必须在教育过程中努力培养出一批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教育的快速发展。而计算机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中职学校学生学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将为学生进行更高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质量,仍需教师和学生持之以恒地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