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玲
(北碚区两江云顶小学,重庆 北碚 400700)
《白鲸》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用生动的笔调,饱蘸着对白鲸的爱,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白鲸的洄游。充分地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小学生的好奇心也特别的强烈,这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本课的教学,细细咀嚼学生的过程,现就本课,反思如下:
(一)学生自学,学生点拨
在教授新课之前,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读通顺课文。让学生在自学中享受自由,无包袱,无心理负担,自由自在地翻阅资料等。在学生初步自学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学习,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同学间的合作学习的快乐,相互取长补短。(这一步都源于我们之前研究的课题农村小学中段语文课前预习有效策略研究。学生已经具备了自我预习的能力,放在了课前)最后是学生间的点拨,让学习委员总结并提示全班自学的情况,并对易错的地方加以点拨,加以巩固。
(二)自读权利,自读快乐
学生学习的知识主要来自于课本,课堂教学中应该把课本的阅读学习作为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在自学、质疑和知识回顾等环节中反复让学生走进课文。力求做到每次阅读有要求,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如:第一次自学,让学生带着2个要求进行自学,一是读得更流利,二是想一想,主要讲了白鲸的哪些方面和运用了什么方法。第二次阅读对学生阅读的结果进行检查、印证;教师做到对学生的认知起点了然于心,再在学生的认知起点上架构教学。如在归纳主要内容上,这课就是用的学生常用的找出中心句,把每段的意思连起来的方法,学生都能掌握,于是只略略地提醒了一下学生,完全相信学生有这个能力完成。
(三)自主发现,自主表达
在教学课文的“白鲸是‘口技专家’”这一自然段中,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去发现写声音的方法,通过声音的分类和描写声音的方法两个方面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到白鲸的可受;二是对写法进行学习,感受写声音的方法,再迁移运用到写生活中的一处声音,表现其特点:用菜市场的声音来表现菜市场的热闹和杂乱。
(一)“一课一训练”是现在的教学中提得比较响的口号,在本课中,我归纳了一下训练的点有五个,一是字词、二是批读文、三是归纳主要内容、四是学习声音的表达、五是运用方法写生活中的一处声音。如何对这些点进行取舍,在这样的课中的第一课时究竟该抓些什么,这样第一课时是否合理。(今天上的就是我常态的第一课时教学)
(二)再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发觉语言文字确实很简单,但我用了大半节课的时间来讲解,是否有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之嫌。
无论什么课堂,总是在反思中得以内化,反思中教师的教学得以成长,学生的质量得以提高。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让反思成为我们的一种教学习惯,成为我们教学能力提升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