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发明
(甘肃省康乐县流川中学,甘肃 康乐 731500)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民俗文化有如朵朵浪花,激荡着炎黄子孙的心灵,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而语文是文化载体,承载了民族的精神与灵魂,对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策略,让学生了解、感知、体会民俗文化。
语文包含了语言和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以知识,也应渗透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优秀的民俗文化,感受民俗文化之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传承民俗文化。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授语文知识,分析民俗文化现象时,还需充分挖掘优秀民俗文化的内涵,巧妙渗透民俗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蕴涵了民俗文化气息。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专题则是“民俗风情”。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可由文章注释、文章中的字词句、阅读提示切入,充分发掘其中所蕴涵的民俗文化背景,发掘其中的哲理内涵;亦或由故事情节切入,把握其中所隐含的特定传统民俗文化内涵;还可从文章的主题出发,抓住民俗文化中所蕴含的传统美德。例如:《端午日》的作者沈从文围绕“端午日”这一话题,依照争看划船、竞追鸭子、赛事结束的时间顺序展开,描写了赛龙船、捕鸭子的欢乐场景。课文中的三个“莫不”,活画出湘西民俗、民风的特点。在描写河上赛龙船时,作者着重刻画了划船者的精神风貌,展现出奋力拼搏的画面;在描写竞赛高潮时,引出联想,使人想象到士气高昂、鼓声震天的激烈战斗场面。这样,通过多个精彩场景,向读者展现了湘西茶峒人庆祝端午的热闹场面,表现了湘西人的淳朴民风,并展现出合作争先、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这样,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了解湘西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体会民俗文化的魅力之所在,感受桨手风采,理解合作、拼搏的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学情境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是增强学生感知知识的有效途径。同样,在渗透文化教育时,也需要创设良好的文化教学情境,让学生融于文化氛围中,受到文化感染。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可采取对比、外联、内引等方式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同时,情境创设,还需因势因时而异,依据教学需要,考虑学生学习的特点,设置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布置教室,教师可让学生在教室的墙壁上贴上节日风俗画、传统年画,张贴关于民俗文化的谚语诗句等,创设出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亦或适当地引入关于民俗文化的歇后语、谚语,让学生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体会传统民俗文化的美妙与精深;亦或根据教学内容,优选相关的视频等,巧妙地融合语言感染力与审美感受,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文化之美。如在学习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我的思念是圆的》时,因这些文章都与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相关,教师可以进行专题教学——《走进民俗风情》。可创设问题情境,提问民俗知识:在中秋节,我们会吃月饼,会赏月。我们是否因喜爱吃月饼而买月饼?这一晚上的月饼与平时的月饼一样吗?西方有这一习俗吗?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并非是喜欢吃月饼,而是在民族传统的意识形态中,在中秋佳节中,吃月饼与赏月,象征着美满团圆、合家欢乐,这是中国的一种特定的民俗。因而这晚的月饼独具意味。同时,中秋节的月亮,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象征着永恒、爱与美等,也被人们赋予了不同意蕴,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因此,吃月饼、赏月,是品味民俗文化,而非简单活动。教学完后,教师还可让学生搜集有关咏月的诗词,或以“月的联想”为主题制作黑板报。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渗透传统的民俗文化,教师应为学生搭建民俗文化的研究平台,提供体验民俗文化机会,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如教师可开展语文综合活动,根据教材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民俗专题,展开延伸拓展,以唤起学生探究欲,渗透民俗文化知识;亦或从传统节日切入,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民俗文化,传承民俗文化,树立健康的价值取向。如学习《端午日》后,教师可让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收集与端午节有关的信息、资料,如端午节的别名有哪些?端午节有着什么来历?与其相关的著名人物有哪些?你们了解屈原与伍子胥的相关事迹吗?在这一节日有何传统习俗?然后整理与处理资料,写出研究报告,通过演示文稿、论文、网页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此外,还可让学生吟诗词、划龙舟、制香囊、选艾叶、吃粽子等,由查阅资料至实践体验,让学生感受节日氛围,体会民俗风情。另外,教师还可指导学生了解当地的传统习俗、特有节庆及其渊源;亦或指导学生阅读与其家乡有关的书籍,以了解家乡特有的传统文化,如节令文化、饮食文化、婚嫁文化、服饰文化等;亦或探访民间艺人,初步了解一些传统工艺;亦或调查当地的名胜古迹、历史名人,了解某些地名的形成过程。这样,通过多种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