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白家务寄宿制小学,河北 廊坊 065000)
转化学困生的教育是一门十分高超的艺术。怎样做好语文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通过多年的教学摸索,我总结出一些简单的对策。
有人说:“语文学习是哭着进去,笑着出来,日语学习是笑着进去,哭着出来”。语文学习开头难,越学越容易,我们要给学生以信心,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我经常带领学生开展各种竞赛,比如写字比赛、默单词比赛、中文歌曲比赛、男女生比赛、记单词比赛、背短文比赛等。在一次次的比赛中,全体学生们都得到了锻炼,即使学困生也积极参加比赛,他们当中也有一部分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学生们的肯定,有的还得到了奖品。通过这些竞赛,学生们学语文的积极性大增,一些学困生也从老师和其他同学对他们的肯定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这些活动也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如果只是让他们通过机械的背诵和记忆来学好语文,我觉得很难,特别是对于接受能力不强的学困生就更难了。所以,我常常想办法编一些顺口溜来帮助他们记忆和理解。
语文学困生最大的特点是,对学习语文存在畏难的情绪,他们觉得语文是外国的语言,很难懂,也很难学。再加上本身自入学以来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不到位,久而久之,对学习语文失去信心,上课听不进去,作业完成不了。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审斯基曾形象地比喻说:“注意是学习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语文教师要加强学生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动脑的意识。由于学困生自制力差,上课老是走神。为此课堂上应鼓励学困生勇于开口,大胆表演,不怕出错,努力用语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或教师有意识地提醒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的内容上面。
学困生在学习中另一个表现是“一听就会,一做就错,一问就忘”。一句话,即遗忘率高。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知识体系结构和规律的研究,使单一的知识融会在整体中,形成知识的点网结构,给学生整体的概念;针对学困生记忆力差、思维呆板的毛病,反复训练再现已学的知识,连续强化,加深在他们头脑中的印象,并且注意新旧知识的迁移,寓反复于深化教学中。
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生们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的学习情绪、学习动机和学习动力等。因此对差生应该采取“倾斜政策”,多关心、理解和帮助他们,促进他们尽快地转化。
后进生往往是“笨鸟后飞”,甚至于“笨鸟不飞”。他们多数基础知识差,新旧知识零乱,孤立的贮存在头脑中,不能科学地形成知识网络,加以综合应用。是由于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1.课堂上分层次教学,努力做到每一课、每一问题、每一句、每一字都让后进生听懂理解,可以采取四优先”(提问优先,板演优先,批改作业优先,课后辅导优先)的做法。对于学习方法不当的学生,请同学向他们介绍学习经验,定期组织全班性的“学习经验交流会”,要求学生留心积累自己的学习经验,不断总结提高。2.要避免他们进行过多的、盲目的思考,消除因多次无效的思维所造成的倦怠情绪,注重启发、引导他们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关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讲解,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去判断推理,逐步掌握和运用类比、归纳、总结等基本的方法独立开展学习。
学困生也是孩子,对于他们的家庭,或许就是唯一的希望,可是在一个集体里,往往会被忽略、被轻视。我们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1.在课堂教学中,不怕延误教学时间,给学困生回答问题的机会。问题难就降低难度,或者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让成绩优异的学生先教学困生,再由学困生来回答,增加自信心,并给予指导和改进。2.后进生往往隐含许多特长,他们有的擅长体育活动,有的喜欢文艺表演,也有的喜爱写作、绘画等等,教师只要善于给他们展现特长的机会,突出他们某一个不被人注意的优势,以此在同学面前树立新形象,并以此作为各方面进步的扩散点,激发他们不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学困生同样具有自尊心、进取心,他们也渴望进步。有些学困生在班级中常被其他学生看不起,有些教师也指定他们是班级里的“差生”、“包袱”。长期以来,学校、班级的奖励多是授予各方面比较好的学生,后进生很少有获奖的机会,这不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努力挖掘他们潜在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学生都喜欢表扬,后进生更是如此,哪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也加以表扬,使他们感到老师的关注和期望。这样有助于他们全面认识和评价自己,增强学习自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每次小测验后,我就将成绩稍有进步的学困生的名字念出来并及时表扬,让他们也享受一下进步的欢乐和喜悦。
学困生成因错综复杂,转化学困生方法各异,任重道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而排除他们的障碍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而需要长期的、综合的、理性的,不懈的努力。我们不能放弃他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改善他们,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