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辰
(包头高新一中,内蒙古 包头 014030)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一项艰巨而重要的工作,由于班主任各自管理水平的差异、个性品格的不同,决定着他们的管理方法、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会因人而异,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班主任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这不仅影响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容易引发各种意想不到的事件,造成班主任不必要的工作失误。因此,规范班主任工作势在必行。要想从整体上规范班主任工作,就必须认真研究当前班主任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寻根问源,对症下药,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工作管理制度。当前,班主任工作的现状和问题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班主任工作管理的随意性较大,没有统一的规范性的制度,直接影响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班级管理过于僵化,教育方式陈旧,习惯于发号令式、严重看管式和说教式,缺乏创新方法,直接影响到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法制条件下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三)班主任没有真正起到协调作用。主要表现在科任教师教育与各科教学工作的协调、班干之间的协调、学生之间的协调等做得不好,直接影响到一个班整体功能的发挥。
(四)没有高度重视班组织建设,班干部、团队组织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不利于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五)学生背景的差异增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减少;二是社会传媒的影响不利于学校、家庭、社会等三者教育功能的发挥。
(六)班主任工作负担过重。这主要表现在班主任的文化课时过多和社会、家庭对班主任要求增多。这就要求班主任工作要不断克服陈旧的管理方法,向科学管理要效率。
(一)班主任要注意提高自身素质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人物,自身应具备较高的教学素质,以此来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首先,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如:教育学知识、学生心理学知识等,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教授学生文化知识;同时,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于班级中调皮不听话的学生要善于引导,可以向学生讲道理,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切不可用激烈的言辞批评学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用合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班主任管理班级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
这是管理班级的重要原则。班上的每一位学生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哪位学生有资格受到厚待,也没有哪位学生应该受到歧视。班主任工作交到你手上,是要你管理班上的每一位学生而不是个别的几位学生。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都是班主任教育和关爱的对象,我们绝对不能因亲疏远近而特别照顾谁或歧视谁。更不能够排挤学生,而是要用真挚之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要因为学习成绩好,学生来迟到就可以直接进教室,学习成绩差,学生来迟到就要在教室外受处罚,这就是典型的歧视。要相信学生是懂感情的,也不要排除学生比我们还更懂感情这一想法。要坚信,接受你真心的学生定会以真心来回报你。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切实感受到对待学生要充满诚心爱心。班主任要象“一团火”对学生满腔热忱一身温暖;要想“一池水”点点雨露滋润心田;要想“一盏灯”照亮道路指引航程。由于我的专业特殊教音乐,上课与学生接触少,不利于掌握学生情况。我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挤时间,有空就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情况,逐步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教师在问寒问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孩子心间播撒爱的种子。在班级工作中我注重启发引导教育感化尊重爱护每一名学生,不歧视任何人。树立“只要努力,每个人都能成才”的思想。大胆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优化他们的自我意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我管理的意识在班级中逐步形成。当然也有违纪现象出现,当有的同学管不住自己时,会在其他同学善意的提醒和老师的暗示后,马上收敛,自觉反省并改正。我总是和气的语言谈心,形象的暗示,没有责备埋怨,长此以来,班里形成了民主、友好、和谐的气氛。在这样的班级体中,学生可以做到自重、自爱、自信、自觉。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工作的艺术就在于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关心爱护学生,师爱和母爱一样是神圣伟大的。
(四)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教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语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如果班主任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老师作用的对象,又随时显示一种“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班主任的教导和要求,都要经过他们情感的过滤或催化。如果师生没有达成信任,学生面对班主任教师的教导就无动于衷,严惩的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这种感情上的相悖,怎能教育好学生?
(五)班主任对学生的严
1.严而不厉 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班主任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严厉会使孩子产生惧怕、退缩心理。久之,学生依赖性、神经质、故意……等不良心理都会滋生。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格,而不是严厉。2.严而有格 “格”就是范围、分寸。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严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严要有分寸。同样的错误――作业未做,一惯表现好一学生未定一定有其客观原因,而普通学生就很难说了。班主任对待这样的学生,就不能简单、草率批语完事,而要采用不同方法去严格要求学生,这个不同方法就是格。如果班主任严而无格,乱严一气,乱批语人,势必会有不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