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 慧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撒下道德的种子,对孩子一生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孩子美好品德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为此,幼教工作者必须担当此大任,潜心研究适宜幼儿发展的品德教育方法,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幼儿开启博爱之门。对于如何开展德育工作,我暂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教育孩子关注身边的亲人,熟悉她们的生活,爱她们。在开展母爱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分语言、音乐、美术几大领域,渲染母亲的辛苦劳动、情感轨迹,让孩子们用眼睛观察母亲的举止言行,在教育互动中挖掘母亲的闪光点,自编自演母亲生活小趣事。幼儿各自夸赞自己的母亲,列举自己在家生活琐事。从孩子们嘴里迸出来的三言两语中,教师能迅速找出引起共鸣的话题,升华母亲所做事的深刻意义。在思想火花的不断碰撞中,孩子们似乎明白了,原来自己一直生活在别人关爱的氛围中,尤其是自己的亲人对自己有着无私的爱。那些在包裹着爱的情怀里长大的孩子,更懂得去关爱别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挖掘更多的生活小题材,融进教育教学的各个细节,为孩子们撑起一片美好的天空。
如果说,孩子们在原始的教育环境中,可以简单领略动人的故事情节,那么在游戏环节中,幼儿更能模仿生活的精彩片刻,以游戏的形式诠释心灵之韵。美好的世界会在幼儿游戏生活的小天地里闪出精彩的一角。作为教师,更应该在幼儿游戏中找出孩子们冲突的地方,寻找解决矛盾的最佳方法。例如建构游戏“我的家”,一开始孩子们喜欢一个人占很多雪花片玩,遇到困难大家各顾各的,不愿主动互助解决。于是,我建议他们以小组为单位,6人一组成立小小建筑队,共商家园布局,各自分工。这样他们遇到困难不再各顾各的,而是热情地、及时地帮助他人;同时,因争抢材料而产生的矛盾明显减少,有时即使发生了,大家也能自行解决。在体游“二人三足走”“有趣的独轮车”中,引导幼儿两两合作或更多的人一起合作、交往,从中帮助其学习和获得正确的交往技能,引导他们主动与他人合作,并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中,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形成了初步的道德标准。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在自然的环境中,幼儿对知识的获取更直观、更生动,而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中的体验和认识会使其受益匪浅。春天,我们开展踏青活动,带孩子到田梗边,感受油菜花的香甜,捉一捉蝴蝶。我们到村庄里,看看桃红柳绿,和大自然来个拥抱。在田野里,我们看到了农民伯伯辛勤播种,孩子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粮食。夏天,在“顽皮一夏”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带孩子到小河边,看荷花,捉知了,让孩子体验生活带来的乐趣。我们还将大自然中的动植物请进幼儿园,开设自然角,如进行小金鱼的饲养,进行蔬菜、花卉的种植,从小对幼儿进行关爱生命的教育。
随着电子产品的迅速普及,孩子们接触社会的机会大大增加。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参与,都会增强各种生活体验。真善美的网络新闻传播,也会对孩子们带来视觉冲击。教师应该主动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信息平台。那些颇有教育意义的生活视角,新颖别致的幼儿活动场面,加上健康的心理疏导,就是幼儿的第二课堂。我们坚信,借助先进的传媒手段,结合幼儿生活的真实感受,呈现更多的思想新视界。在别人生活的感召下,孩子们从中学会如何待人、怎样保护环境、遵守交通规则等等,从侧面加强对德育的熏陶。
我们必须认识到,生活在与社会交流的过程中,才会熠熠闪光。父母要陪孩子一同成长,对孩子所进行的道德活动给予最大的关注。孩子在情感交流的开放性、学习生活的积极性、为人处事的独立性、解决困难的策略性都有长足的发展。教者应该抽出时间,走进幼儿的家门,与家长一起引领幼儿健康成长。适当的时候,教者应该利用幼儿园等公共场所,开设家庭教育讲座,为家长如何更好地渗透幼儿德育理念保驾护航。
让更多的人走进校园,让更多的天使降临乐园,给孩子们切身的生活体验,给他们良好的德育教育。美好就在身边,看师生们能否有一双双发现的眼睛。作为幼教工作者,应该从生活中寻找最好的一面,与家庭、社会一起合作,让德育之光照亮孩子前行的路。